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 引言 | 第8-13页 |
·向日葵育种研究进展 | 第8-9页 |
·向日葵的花器特性及育种方法 | 第9-10页 |
·向日葵花器特性 | 第9页 |
·向日葵品种改良方法 | 第9-10页 |
·向日葵的育种目标 | 第10-11页 |
·因子分析法简介与应用 | 第11页 |
·同异分析法简介与应用 | 第11-12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2-13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3-19页 |
·试验材料及试验地概况 | 第13页 |
·测定内容及方法 | 第13-19页 |
·试验设计 | 第13页 |
·农艺性状的调查 | 第13-15页 |
·光合指标的测定 | 第15页 |
·产量性状的测定 | 第15-16页 |
·品质性状的测定 | 第16-17页 |
·数据分析与处理方法 | 第17-19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19-47页 |
·向日葵各指标的无量纲化 | 第19-26页 |
·食葵品种各指标的无量纲化 | 第19-24页 |
·油葵品种各指标的无量纲化 | 第24-26页 |
·向日葵各指标的因子分析 | 第26-33页 |
·KMO和Bartlett检验 | 第26-27页 |
·解释的总方差 | 第27-29页 |
·旋转的成分矩阵 | 第29-31页 |
·得分系数矩阵 | 第31-33页 |
·利用因子分析法对向日葵各品种进行综合评价 | 第33-34页 |
·利用因子分析法对食葵各品种进行综合评价 | 第33页 |
·利用因子分析法对油葵各品种进行综合评价 | 第33-34页 |
·向日葵各指标权重值的计算 | 第34-35页 |
·食葵品种各指标权重值的计算 | 第34-35页 |
·油葵品种各指标权重值的计算 | 第35页 |
·利用同异分析法对向日葵各品种进行综合评价 | 第35-44页 |
·确定分析指标 | 第35-36页 |
·构建理想品种 | 第36-38页 |
·对数据进行无量纲化 | 第38-41页 |
·确定各指标权重值 | 第41页 |
·计算加权同一度 | 第41-42页 |
·计算各品种与理想品种的联系度 | 第42-44页 |
·同异分析法与因子分析法综合评价结果的对比 | 第44-47页 |
·同异分析法与因子分析法对食葵品种综合评价结果的对比 | 第44-45页 |
·同异分析法与因子分析法对油葵品种综合评价结果的对比 | 第45-47页 |
4 讨论 | 第47-49页 |
·试验材料的选择及试验地设计 | 第47页 |
·综合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 | 第47页 |
·向日葵综合评价指标的选择 | 第47页 |
·同异分析法结合因子分析法在综合评价中的可行性 | 第47-48页 |
·同异联系度 | 第48-49页 |
5 结论 | 第49-51页 |
·食葵品种和油葵品种各综合评价指标权重参考值 | 第49页 |
·食葵品种和油葵品种综合评价指标的选择 | 第49页 |
·向日葵的综合评价结果 | 第49-50页 |
·食葵品种和油葵品种因子分析法与同异分析法综合评价结果的比较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附录 | 第56-61页 |
作者简介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