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环境权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13页 |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的背景 | 第9页 |
·研究的目的 | 第9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0-12页 |
·国内研究现状概况 | 第10-11页 |
·国外研究现状概况 | 第11页 |
·发展趋势 | 第11-12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页 |
·主要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2 公民环境权概述 | 第13-21页 |
·公民环境权的产生 | 第13-15页 |
·公民环境权的概念 | 第15-16页 |
·公民环境权的构成要素 | 第16-20页 |
·公民环境权的主体 | 第16-17页 |
·公民环境权的客体 | 第17-19页 |
·公民环境权的内容 | 第19-20页 |
·公民环境权的性质 | 第20页 |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3 公民环境权的理论基础 | 第21-26页 |
·人权思想 | 第21-22页 |
·代际公平理论 | 第22-23页 |
·公共信托理论 | 第23-25页 |
·公共信托理论概述 | 第23-24页 |
·公共信托理论视角下的环境权 | 第24-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4 我国公民环境权的现状 | 第26-33页 |
·我国公民环境权的理论研究现状 | 第26-27页 |
·20世纪80年代的法律权理论 | 第26页 |
·20世纪90年代的应然权利论 | 第26页 |
·21世纪初期的公民环境权学说 | 第26-27页 |
·我国公民环境权的法律实践现状 | 第27-28页 |
·从我国环境立法看环境权现状 | 第27-28页 |
·从我国环境法律实施情况看环境权现状 | 第28页 |
·我国公民环境权法律保护存在的不足 | 第28-30页 |
·有关公民环境权的立法滞后 | 第28-29页 |
·环境行政权与公民环境权的错位 | 第29页 |
·对公民环境权的法律救济存在缺陷 | 第29-30页 |
·我国公民环境权法律保护存在不足的原因分析 | 第30-31页 |
·经济发展与公民环境权的冲突 | 第30页 |
·国际方面的不利因素 | 第30-31页 |
·传统法律手段对公民环境权保护的不足 | 第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3页 |
5 国外公民环境权现状 | 第33-39页 |
·国外公民环境权立法现状 | 第33-36页 |
·国际立法现状 | 第33-34页 |
·美国、日本的立法现状 | 第34-36页 |
·国外公民环境权司法实践现状 | 第36页 |
·国外公民环境权发展状况对我国的启示 | 第36-37页 |
·在宪法中设立公民环境权 | 第36-37页 |
·统筹好中央和地方的环境立法权限 | 第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6 我国公民环境权的实现途径 | 第39-44页 |
·立法确立公民环境权 | 第39-41页 |
·明确环境权的宪法地位 | 第39页 |
·在环境立法中确立环境知情权 | 第39-40页 |
·在环境立法中确立环境参与权 | 第40-41页 |
·合理定位公民环境权和环境行政权 | 第41-42页 |
·环境行政权与公民环境权 | 第41页 |
·环境行政权与公民环境权的合理定位 | 第41-42页 |
·建立公民环境权的司法救济制度 | 第42-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结论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附录 | 第47-4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