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0页 |
英文缩略词 | 第10-11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35页 |
·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 第11-15页 |
·蛋白质组学概述 | 第11页 |
·蛋白质组学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蛋白质组学研究策略及内容 | 第12页 |
·蛋白质组学研究技术 | 第12-15页 |
·动物转基因技术的进展 | 第15-19页 |
·乳腺生物反应器研究进展 | 第16-18页 |
·利用转基因技术降低牛乳中主要过敏原 | 第18-19页 |
·转基因食品安全评价研究进展 | 第19-22页 |
·转基因食品安全评价概论 | 第19页 |
·“实质等同性”原则 | 第19-20页 |
·转基因动植物食品安全性评估进展 | 第20页 |
·克隆牛安全性研究进展 | 第20-21页 |
·转基因牛奶乳清蛋白质及营养成分研究进展 | 第21-22页 |
·乳中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 第22-26页 |
·各种牛奶的组成及特点 | 第22-24页 |
·蛋白质组学在普通乳中的应用 | 第24页 |
·乳中糖蛋白的研究 | 第24-25页 |
·利用蛋白质组学的方法寻找与乳腺疾病相关的Biomarkers | 第25-26页 |
·蛋白质组学在乳腺生物反应器中的应用 | 第26页 |
·乳脂肪球膜蛋白研究进展 | 第26-32页 |
·乳脂肪球膜蛋白概述 | 第26-27页 |
·乳脂肪球形成的机理 | 第27-28页 |
·乳脂肪球膜蛋白质的组成 | 第28-29页 |
·乳脂肪球膜蛋白质的功能 | 第29-31页 |
·乳脂肪球膜蛋白质组学的研究 | 第31-32页 |
·研究目的、意义及技术路线 | 第32-35页 |
·研究目的 | 第32页 |
·研究意义 | 第32-33页 |
·技术路线 | 第33-35页 |
第二章 转基因牛乳脂肪球膜蛋白质表达谱鉴定与分析 | 第35-67页 |
·实验材料 | 第35-41页 |
·实验动物 | 第35页 |
·实验试剂与耗材 | 第35-36页 |
·主要仪器 | 第36-37页 |
·溶液配制 | 第37-41页 |
·实验方法 | 第41-51页 |
·样品前处理 | 第41页 |
·高效液相色谱与质谱联用对转基因克隆牛及其对照组MFGM蛋白质鉴定 | 第41-44页 |
·利用双向电泳对转基因克隆牛MFGM蛋白质鉴定与分析 | 第44-48页 |
·基于iTRAQ试剂对转基因克隆牛乳MFGM蛋白质表达量的研究 | 第48-51页 |
·实验结果 | 第51-67页 |
·转基因牛乳脂肪球膜蛋白质表达谱的鉴定及差异比较 | 第51-54页 |
·利用2D-PAGE对转基因克隆MFGM蛋白质的鉴定 | 第54-55页 |
·利用iTRAQ标记对转基因克隆MFGM蛋白质表达量的研究 | 第55-67页 |
第三章 中国荷斯坦牛、美国荷斯坦牛、中国水牛和娟珊牛牛奶蛋白质组学研究 | 第67-102页 |
·实验材料 | 第67-69页 |
·实验动物 | 第67页 |
·主要试剂 | 第67-68页 |
·主要仪器 | 第68页 |
·溶液配制 | 第68-69页 |
·实验方法 | 第69-72页 |
·实验结果 | 第72-102页 |
第四章 分析与讨论 | 第102-108页 |
·转基因克隆牛乳脂肪球膜蛋白质研究 | 第102-104页 |
·转基因克隆MFGM蛋白质表达谱的建立 | 第102-103页 |
·转基因克隆MFGM蛋白质表达量的研究 | 第103-104页 |
·中国荷斯坦牛、美国荷斯坦牛、中国水牛和娟珊牛牛奶蛋白质组学研究 | 第104-108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108-109页 |
参考文献 | 第109-115页 |
致谢 | 第115-116页 |
个人简历 | 第11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