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麦论文--小麦论文

不同氮肥基追比例对冬小麦调亏灌溉效应的影响

缩略语第1-5页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目录第9-12页
1 引言第12-20页
   ·研究背景第12-13页
   ·研究现状第13-17页
     ·调亏灌溉的研究概况第13-15页
     ·氮对作物生长生理特性的研究第15-17页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第17-18页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18-19页
   ·技术路线第19-20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0-26页
   ·试验设计第20页
   ·测定指标及方法第20-24页
     ·土壤肥力基础第20-21页
     ·植株群个体指标的测定第21页
     ·土壤含水量第21页
     ·干物质积累及运转第21-22页
     ·生理指标的测定第22-23页
     ·氮素积累及转运第23-24页
     ·水分利用效率测定第24页
     ·测产及考种第24页
   ·数据统计与分析第24-26页
3 结果与分析第26-48页
   ·水分调亏和不同追氮比例对冬小麦群体特征的影响第26-29页
     ·冬小麦的群体数量第26-27页
     ·冬小麦的株高第27-28页
     ·冬小麦叶面积指数的动态变化第28-29页
   ·水分调亏和不同追氮比例对冬小麦生理特性的影响第29-37页
     ·冬小麦的叶绿素含量第29页
     ·冬小麦的光合速率第29-31页
     ·冬小麦的蒸腾速率第31-32页
     ·冬小麦的气孔导度第32-33页
     ·冬小麦的根系活力第33-34页
     ·冬小麦花后旗叶的 MDA 含量第34-36页
     ·冬小麦花后旗叶的 POD 酶活性第36-37页
   ·水分调亏和不同追氮比对植株地上部分干物质积累及转运的影响第37-41页
     ·冬小麦植株地上部分干物质积累第37-38页
     ·冬小麦成熟期干物质在不同器官中分配第38-39页
     ·冬小麦花后干物质的积累和运转第39-40页
     ·冬小麦籽粒的灌浆动态第40-41页
   ·水分调亏和不同追氮比例植株氮素的积累、转运及利用的影响第41-45页
     ·冬小麦植株的全氮含量第41-42页
     ·冬小麦各生育时期植株的氮素积累量第42-43页
     ·冬小麦植株的氮素转运效率第43-44页
     ·冬小麦的氮素利用效率第44-45页
   ·水分调亏和不同追氮比例对水分利用效率及产量的影响第45-48页
     ·冬小麦的耗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第45-46页
     ·冬小麦的产量性状及稳产性第46-48页
4 讨论与结论第48-56页
   ·讨论第48-53页
     ·调亏灌溉和不同追氮比例对冬小麦生长生理的调控效应第48-49页
     ·调亏灌溉和不同追氮比例对冬小麦植株衰老和抗旱性的影响第49-51页
     ·调亏灌溉和不同追氮比例对冬小麦氮素吸收和利用的调控效应第51-52页
     ·调亏灌溉和不同追氮比例对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的调控效应第52-53页
   ·结论与展望第53-56页
     ·主要结论第53-54页
     ·研究展望第54-56页
参考文献第56-66页
致谢第66-6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奖励第68-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深耕和有机物料还田对土壤—小麦系统碳、氮动态影响的研究
下一篇:金银花质量评价与种质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