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0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5页 |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概述 | 第12-13页 |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发展 | 第13-15页 |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研究现状 | 第15-19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课题来源 | 第19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第2章 预制装配式高层住宅混凝土结构体系分析 | 第20-30页 |
·引言 | 第20页 |
·高层住宅结构特点 | 第20-22页 |
·结构体系分析 | 第22-27页 |
·预制装配式高层住宅结构体系的基本要求 | 第22页 |
·结构体系特点 | 第22-25页 |
·最优结构体系选用 | 第25-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30页 |
第3章 预制装配式高层住宅混凝土结构标准化分析 | 第30-38页 |
·引言 | 第30页 |
·国内外相关标准体系 | 第30-33页 |
·中国标准 | 第30-31页 |
·国际结构混凝土协会标准 | 第31页 |
·欧洲标准 | 第31页 |
·预制与预应力混凝土协会标准 | 第31-32页 |
·新西兰标准 | 第32页 |
·日本标准 | 第32页 |
·美国标准 | 第32-33页 |
·国内外标准主要技术内容对比 | 第33-35页 |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35-36页 |
·加强国内外标准体系对比研究 | 第35页 |
·深化研究施工验算方面的规定 | 第35页 |
·完善构件结合面设计 | 第35页 |
·合理协调建筑模数 | 第35页 |
·完善相关的试验检验方法 | 第35页 |
·推广应用高强混凝土和高强钢筋 | 第35-36页 |
·研究新型结构体系 | 第36页 |
·加快绿色建筑相关技术研发 | 第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第4章 预制装配式高层住宅混凝土结构综合效益评价分析 | 第38-48页 |
·引言 | 第38页 |
·造价对比分析 | 第38-44页 |
·建筑工程建造成本构成 | 第38页 |
·工程项目概况 | 第38-39页 |
·两种建造方式的对比分析 | 第39-43页 |
·预制构件应用对直接费的影响分析 | 第43-44页 |
·预制装配整体式建造成本降低措施分析 | 第44页 |
·工期对比分析 | 第44-45页 |
·社会环境效益分析 | 第45-46页 |
·资源能源节约 | 第45页 |
·工厂化生产 | 第45页 |
·结构自重减轻 | 第45-46页 |
·施工环境改善 | 第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第5章 预制装配式高层住宅混凝土结构产业化配套分析 | 第48-58页 |
·引言 | 第48页 |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构件的工厂化生产 | 第48-50页 |
·工厂制作内容 | 第48页 |
·材料选用 | 第48页 |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构件制作 | 第48-50页 |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构件的运输和堆放 | 第50-52页 |
·构件运输 | 第50-51页 |
·构件堆放 | 第51-52页 |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构件的安装施工 | 第52-55页 |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工序 | 第52页 |
·构件吊装 | 第52-53页 |
·固定与校正 | 第53-54页 |
·连接 | 第54-55页 |
·施工质量控制及验收 | 第55-56页 |
·产业化配套存在问题分析 | 第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第6章 预制装配式高层住宅混凝土结构抗震分析 | 第58-78页 |
·引言 | 第58页 |
·有限元模型 | 第58-62页 |
·算例工程概况 | 第58-59页 |
·计算模型 | 第59-62页 |
·模态分析 | 第62-68页 |
·模态分析概述 | 第62页 |
·模态分析注意问题 | 第62页 |
·模态分析过程 | 第62-63页 |
·模态分析结果 | 第63-68页 |
·地震反应分析 | 第68-76页 |
·时程分析概述 | 第68页 |
·阻尼的计算 | 第68-69页 |
·地震波的选取与施加 | 第69页 |
·地震反应结果分析 | 第69-76页 |
·本章小结 | 第76-78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8-80页 |
·结论 | 第78页 |
·展望 | 第78-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工作 | 第86-87页 |
致谢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