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s | 第6-9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9-17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碳颗粒物的生成与危害 | 第10-11页 |
·柴油机尾气净化技术 | 第11-12页 |
·柴油机内净化控制技术 | 第11页 |
·柴油机外的尾气后处理技术 | 第11-12页 |
·碳烟颗粒催化燃烧的催化剂分类 | 第12-15页 |
·贵金属催化剂体系 | 第13页 |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催化剂 | 第13页 |
·过渡金属氧化物催化剂 | 第13-14页 |
·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 | 第14-15页 |
·铈基氧化物催化剂 | 第15页 |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第2章 实验部分 | 第17-22页 |
·实验所用化学试剂及仪器 | 第17-18页 |
·实验所用化学试剂 | 第17-18页 |
·实验所用气体 | 第18页 |
·催化剂的制备 | 第18页 |
·催化剂活性评价 | 第18-19页 |
·催化剂表征 | 第19-22页 |
·X射线粉末衍射 | 第19页 |
·BET比表面积的测定 | 第19页 |
·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_2-TPR) | 第19-20页 |
·氢气程序升温还原(CO-TPR) | 第20页 |
·氧气程序升温脱附(O_2-TPD) | 第20-21页 |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 第21页 |
·无氧条件下碳的热还原 | 第21页 |
·热重与差热分析(TG/DTA) | 第21-22页 |
第3章 CeO_2掺杂改性的催化剂对碳烟燃烧的初步探究 | 第22-33页 |
·引言 | 第22页 |
·过渡金属掺杂的CeO_2对碳烟燃烧的影响 | 第22-27页 |
·Mn掺杂的铈基氧化物催化剂 | 第22-23页 |
·Co掺杂的铈基氧化物催化剂 | 第23-24页 |
·Cu掺杂的铈基氧化物催化剂 | 第24-25页 |
·紧密接触条件下铈基氧化物催化剂活性比较 | 第25页 |
·松散接触条件下铈基氧化物催化剂活性比较 | 第25-26页 |
·铈基复合物XRD图谱 | 第26-27页 |
·碱金属掺杂的CeO_2对碳烟燃烧的影响 | 第27-31页 |
·催化剂TPO实验结果 | 第27-29页 |
·催化剂的XRD图谱 | 第29-30页 |
·催化剂的H_2-TPR图谱 | 第30-31页 |
·催化剂的FT-IR图谱 | 第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3页 |
第4章 K-Ce-Mn复合氧化物催化碳烟燃烧的研究 | 第33-49页 |
·引言 | 第33页 |
·催化剂组分含量的影响 | 第33-36页 |
·K元素掺杂量的影响 | 第33-35页 |
·Mn元素掺杂量的影响 | 第35-36页 |
·催化剂的表征 | 第36-46页 |
·BET | 第37-38页 |
·XRD | 第38-40页 |
·H_2-TPR | 第40-42页 |
·CO-TPR | 第42-43页 |
·O_2-TPD | 第43-44页 |
·C-TPR | 第44-45页 |
·FT-IR | 第45-46页 |
·NO_x条件下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 第46-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第5章 全文总结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硕士期间发表文章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