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3页 |
| Summary | 第3-4页 |
| 目录 | 第4-6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6-14页 |
|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7-8页 |
| ·研究的目的 | 第7-8页 |
| ·研究意义 | 第8页 |
| ·研究现状 | 第8-14页 |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8-12页 |
| ·现有山洪灾害治理措施及存在的问题 | 第12-14页 |
| 第二章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4-32页 |
| ·研究地区概况 | 第14-16页 |
| ·地理位置 | 第14页 |
| ·流域概况 | 第14页 |
| ·气象 | 第14-15页 |
| ·地质概况 | 第15页 |
| ·河道现状存在的问题 | 第15-16页 |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6-31页 |
| ·径流分析 | 第16页 |
| ·洪水分析 | 第16-21页 |
| ·泥沙分析 | 第21-22页 |
| ·河道演变及河相分析 | 第22-25页 |
| ·水文地质及地层岩性 | 第25-31页 |
| ·技术路线 | 第31-32页 |
| 第三章 工程布置与建筑物设计 | 第32-43页 |
| ·工程布置 | 第32-33页 |
| ·堤线布置 | 第32页 |
| ·堤距确定 | 第32-33页 |
| ·工程布置 | 第33页 |
| ·建筑物设计 | 第33-41页 |
| ·堤防型式设计 | 第33-34页 |
| ·设计水面线推算 | 第34-36页 |
| ·堤顶超高计算 | 第36-37页 |
| ·冲刷深度计算 | 第37-39页 |
| ·稳定计算 | 第39-41页 |
| ·堤防工程设计 | 第41-42页 |
| ·河道疏浚 | 第42页 |
| ·非工程措施和工程措施的结合方式及超标洪水的应对方案 | 第42-43页 |
| 第四章 水土保持与环境保护 | 第43-49页 |
| ·水土保持 | 第43-45页 |
| ·防治责任范围 | 第43页 |
| ·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危害 | 第43页 |
| ·水土保持分区 | 第43页 |
| ·防治措施总体布局 | 第43-44页 |
| ·水土保持监测与管理 | 第44-45页 |
| ·环境保护 | 第45-49页 |
| ·依据 | 第45页 |
| ·环境现状 | 第45-46页 |
| ·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 第46-47页 |
| ·环境保护措施 | 第47-48页 |
| ·综合评价 | 第48-49页 |
| 第五章 结论 | 第49-51页 |
| ·结论 | 第49-50页 |
| ·展望 | 第50-51页 |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 致谢 | 第55-56页 |
| 作者简介 | 第56-57页 |
| 导师简介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