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社会转型期“90后”大学生道德素养现状及提升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1章 绪论第9-14页
   ·论文的选题背景第9-10页
   ·选题的意义第10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第10-12页
     ·关于“90后”大学生思想状况的研究第10-11页
     ·关于“90后”大学生道德状况的研究第11页
     ·关于“90后”大学生心理特点的研究第11-12页
     ·关于高校管理制度与教育制度的研究第12页
   ·研究方法第12-13页
     ·文献资料法第12页
     ·问卷调查法第12页
     ·访谈法第12-13页
     ·个案分析与类群归纳相结合的方法第13页
   ·创新点第13页
   ·本章小结第13-14页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第14-21页
   ·社会转型的内涵与特征第14-18页
     ·社会转型的概念第14页
     ·社会转型的内涵第14-15页
     ·中国社会转型的特征第15-18页
   ·“90后”大学生的界定第18-19页
   ·道德、道德素养的内涵与道德的功能第19-20页
     ·道德的内涵第19页
     ·道德素养的内涵第19-20页
     ·道德的功能第20页
   ·本章小节第20-21页
第3章 “90后”大学生道德素养现状调查与影响因素第21-35页
   ·“90后”大学生道德素养现状分析第21-25页
     ·政治思想现状第21页
     ·道德观现状第21-22页
     ·人生观和价值观现状第22-23页
     ·“90后”大学生道德素养存在的问题第23-25页
   ·“90后”大学生道德素养的特点第25-29页
     ·鉴别能力强且有明显的政治信仰倾向性第25-26页
     ·“90后”大学生较重利益、重现实第26-27页
     ·较强的学习、认知交往能力第27-28页
     ·“90后”大学生观念开放且注重平等第28-29页
   ·“90后”大学生道德素养现状的影响因素第29-34页
     ·家庭环境对“90后”大学生的影响第29-31页
     ·经济环境和信息环境对“90后”大学生的影响第31-33页
     ·政治环境、文化环境对“90后”大学生的影响第33-34页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4章 提高“90后”大学生道德素养的对策建议第35-46页
   ·创新和构建道德教育新模式第35-37页
     ·从学生实际出发进行道德教育目标的层次划分第35-36页
     ·注重学生在道德教育中的主体地位第36页
     ·改革重心应在培养与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第36-37页
   ·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落到实处第37-40页
     ·宣传平等的教育理念第37-38页
     ·倡导合理科学的教育方式第38-39页
     ·实现教育形式多样化第39-40页
   ·注重对大学生的思想引导第40-43页
     ·强化育化劝导机制第40-41页
     ·强化奖励惩罚机制第41页
     ·强化法律与纪律相统一机制第41-42页
     ·强化人人树典范的育人机制第42-43页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动摇第43-45页
     ·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育人功能第43页
     ·强化专业课教师的育人功能第43-44页
     ·强化实践育人第44页
     ·强化网络育人第44-45页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结论第46-47页
附录 关于90后大学生道德素养状况的调查问卷第47-49页
参考文献第49-5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第52-53页
致谢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校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下一篇: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大学生伤害事故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