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7页 |
摘要 | 第7-9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非人灵长类动物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和环孢子虫流行病学及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 第9-23页 |
1 非人灵长类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 | 第9-10页 |
2 环孢子虫流行性 | 第10-16页 |
3 分子流行病学及遗传特性 | 第16-19页 |
4 检测技术 | 第19-22页 |
5 小结 | 第22-23页 |
第二部分 非人灵长类动物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 | 第23-31页 |
1 引言 | 第23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3-24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4-29页 |
4 结论与讨论 | 第29-31页 |
第三部分 环孢子虫流式细胞仪检测方法的建立 | 第31-37页 |
1 引言 | 第31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31-32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2-35页 |
4 结论与讨论 | 第35-37页 |
第四部分 河南省郑汴两市人环孢子虫流行病学及生物学研究 | 第37-51页 |
1 引言 | 第37页 |
2 材料和方法 | 第37-39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9-49页 |
4 结论与讨论 | 第49-51页 |
第五部分 河南省奶牛环孢子虫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及生物特性研究 | 第51-59页 |
1 引言 | 第51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51-52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52-58页 |
4 结论与讨论 | 第58-59页 |
结论和创新点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5页 |
ABSTRACT | 第65-68页 |
个人简历 | 第68-69页 |
附件 | 第69-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