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前言 | 第9-11页 |
对象和方法 | 第11-16页 |
1 研究对象 | 第11页 |
2 病例选择标准 | 第11-13页 |
3 治疗方法 | 第13-15页 |
4 质量控制 | 第15页 |
5 数据处理方法 | 第15页 |
6 统计分析处理方法 | 第15-16页 |
结果 | 第16-20页 |
1 基线资料分析 | 第16-17页 |
2 临床疗效分析 | 第17-18页 |
3 安全性观察 | 第18-20页 |
讨论 | 第20-28页 |
1 中医学对痛经的病因病机分析 | 第20-21页 |
2 西医学对痛经发病机制分析 | 第21-23页 |
3 导师学术思想探讨 | 第23页 |
4 “以温经散寒理气,活血化瘀止痛”为基本治法 | 第23-24页 |
5 痛经安汤方的组方与方义分析 | 第24-26页 |
6 服药时间探讨 | 第26-27页 |
7 机理探讨 | 第27页 |
8 展望和不足 | 第27-28页 |
结论 | 第28-29页 |
致谢 | 第29-30页 |
参考文献 | 第30-32页 |
附录1 临床病例观察表 | 第32-34页 |
附录2 临床试验病例记录表 | 第34-35页 |
附录3 文献综述 | 第35-41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1页 |
附录4 在校期间论文论著和科研情况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