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2页 |
·胶原蛋白简介 | 第12-16页 |
·胶原蛋白的分类 | 第12-13页 |
·胶原蛋白的结构 | 第13-14页 |
·胶原蛋白的应用 | 第14-16页 |
·鱼源胶原蛋白的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胶原蛋白的体外自组装 | 第17-18页 |
·立题意义 | 第18-20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研究思路 | 第20-21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1页 |
·创新点 | 第21-22页 |
第2章 运用流变学方法研究胶原蛋白自组装的进程 | 第22-38页 |
·材料与仪器 | 第22-23页 |
·实验原料 | 第22页 |
·主要仪器 | 第22-23页 |
·主要试剂 | 第23页 |
·实验方法 | 第23-28页 |
·样品的制备 | 第23-24页 |
·黏弹实验和浊度实验 | 第24页 |
·胶原蛋白自组装程度的测量 | 第24-25页 |
·不同组装进程时胶原组装产物的粒径分析 | 第25-26页 |
·不同组装进程时胶原组装产物的形态观测 | 第26页 |
·凝胶点的确定 | 第26-2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8-37页 |
·浊度实验和黏弹实验 | 第28-31页 |
·扫面电镜观察组装纤维形貌和粒径分布 | 第31-32页 |
·自组装程度分析 | 第32-33页 |
·不同频率条件下的胶原时间扫描粘弹谱 | 第33-35页 |
·透射电镜( T EM) | 第35-37页 |
·小结 | 第37-38页 |
第3章 组装条件对胶原蛋白组装体系流变学行为的影响 | 第38-61页 |
·材料与仪器 | 第38-39页 |
·实验原料 | 第38-39页 |
·主要仪器 | 第39页 |
·主要试剂 | 第39页 |
·实验方法 | 第39-42页 |
·样品的制备 | 第39-40页 |
·浊度实验 | 第40-41页 |
·黏弹试验 | 第41页 |
·不同组装温度胶原蛋白的扫描电镜 | 第41-4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2-60页 |
·浓度对胶原体外自组装行为的影响 | 第42-45页 |
·温度对胶原体外自组装行为的影响 | 第45-49页 |
·缓冲体系对胶原体外自组装行为的影响 | 第49-51页 |
·离子强度对胶原体外自组装行为的影响 | 第51-53页 |
·离子种类对胶原体外自组装行为的影响 | 第53-55页 |
·pH 值对胶原体外自组装行为的影响 | 第55-60页 |
·小结 | 第60-61页 |
第4章 几种不同胶原蛋白的流变学性质比较 | 第61-70页 |
·材料与仪器 | 第61-62页 |
·实验原料 | 第61页 |
·主要仪器 | 第61-62页 |
·主要试剂 | 第62页 |
·实验方法 | 第62-64页 |
·不同胶原组装样品的制备 | 第62页 |
·乌鳢皮 ASC 和 PSC 比较 | 第62-63页 |
·乌鳢皮 PSC 和草鱼皮 PSC 比较 | 第63页 |
·不同来源和种类胶原蛋白样品的氨基酸组成分析 | 第63-6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4-68页 |
·ASC 和 PSC 的比较 | 第64-66页 |
·乌鳢皮和草鱼皮 PSC 的比较 | 第66-68页 |
·小结 | 第68-70页 |
第5章 结论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附录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