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肝健脾法的理论研究
提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引言 | 第7-8页 |
一、疏肝健脾法的概念 | 第8页 |
二、疏肝健脾法溯源 | 第8-11页 |
(一)“疏肝健脾法”之萌芽 | 第8-9页 |
(二)“疏肝健脾法”之发展 | 第9-10页 |
(三)“疏肝健脾法”之成熟 | 第10-11页 |
三、疏肝健脾法的立论依据 | 第11-20页 |
(一)文化基础 | 第11-15页 |
1.五行理论是疏肝健脾法的论理工具 | 第11-13页 |
2.气学理论是说明肝脾气机运动的哲学基础 | 第13-14页 |
3.和合思想是阐释肝脾关系及治疗思路的思维指向 | 第14-15页 |
4.未雨绸缪观念是疏肝健脾法立论依据之一 | 第15页 |
(二)医学原理 | 第15-20页 |
1.肝与脾的生理病理关系 | 第15-17页 |
2.肝脾与气机升降调节 | 第17-18页 |
3.疏肝健脾法是和法的具体应用 | 第18-19页 |
4.疏肝健脾法体现了“治未病”思想 | 第19-20页 |
四、疏肝健脾法的应用 | 第20-35页 |
(一)疏肝健脾方剂分析 | 第20-26页 |
1.常用疏肝健脾方剂 | 第20-25页 |
2.配伍用药规律 | 第25-26页 |
(二)疏肝健脾法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 第26-35页 |
1.临床应用 | 第26-32页 |
2.应用规律 | 第32-35页 |
结语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41页 |
致谢 | 第41-42页 |
论文著作 | 第42-46页 |
详细摘要 | 第46-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