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财政、国家财政论文--中国财政论文--财政制度与管理体制论文

关于财政分权与中国经济增长关系的进一步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第1章 导论第9-23页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1页
     ·选题研究背景第9-10页
     ·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第10-11页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1-19页
     ·基本公共服务的内涵第12-13页
     ·“均等化”的程度第13-14页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指标体系第14-15页
     ·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失衡的原因第15-16页
     ·财政转移支付的平衡效应第16-17页
     ·财政均等化的模式选择第17页
     ·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路径选择第17-18页
     ·小结第18-19页
   ·研究思路、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第19-23页
     ·研究思路第19页
     ·研究内容第19-20页
     ·概念界定第20-21页
     ·研究方法第21-22页
     ·创新与不足第22-23页
第2章 转移支付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影响的实证分析第23-40页
   ·转移支付对财政均等化影响的静态分析第24-29页
     ·纵向财政均等化水平第25-27页
     ·横向财政均等化水平第27-29页
   ·财政转移支付对地区经济收敛的影响第29-35页
   ·中央对地方财政转移支付的影响因素分析第35-39页
   ·小结第39-40页
第3章 国外财政转移支付的比较分析第40-54页
   ·以条件拨款为主的美国财政转移支付第40-41页
   ·追求完全均等的澳大利亚横向财政转移支付第41-43页
   ·纵横交错的加拿大财政转移支付第43-45页
   ·独具特色的德国横向财政转移支付第45-47页
   ·形式多样的印度财政转移支付第47-49页
   ·以交付税制度为核心的日本财政平衡制度第49-50页
   ·国外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经验总结第50-54页
第4章 横向财政均等化制度设计——基于 K 均值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的应用第54-63页
   ·横向财政转移支付的目标第54-55页
   ·横向财政转移支付事权和财权的划定第55页
   ·横向财政转移支付的政策安排第55-56页
   ·横向财政转移支付的管理机构设置第56页
   ·横向财政转移支付机制设计第56-59页
     ·建立基本公共服务评价体系第57-58页
     ·聚类分析第58页
     ·综合评价第58页
     ·计算地区人均横向转移支付第58-59页
     ·考虑激励因素的地区人均横向转移支付第59页
   ·实证检验第59-62页
     ·聚类分析第59-60页
     ·综合评价第60页
     ·计算转移支付额第60-61页
     ·引入激励因素第61-62页
   ·小结第62-63页
结论第63-64页
后记第64-66页
参考文献第66-76页

论文共3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关于财政分权与中国经济增长关系的进一步研究
下一篇:中国地方政府债券安全发行规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