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阶级结构与社会结构论文--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论文--青少年论文

青年网络犯罪问题与教育对策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一章 前言第9-14页
   ·研究背景、意义第9-10页
     ·研究背景第9页
     ·研究意义第9-10页
   ·国内外文献综述第10-13页
     ·国内方面第10-11页
     ·国外方面第11-12页
     ·研究述评第12-13页
   ·本课题所要解决的问题第13-14页
第二章 青年网络犯罪的现状第14-24页
   ·青年网络犯罪问题第14-15页
     ·青年群体第14页
     ·青年网络犯罪第14-15页
   ·青年网络犯罪的特征第15-19页
     ·犯罪主体低龄化的趋势第15-16页
     ·网上邀约成为组织犯罪的特殊形式第16页
     ·青年犯罪动机的异向趋势第16-17页
     ·网络犯罪技术的高智能性第17-18页
     ·青年网络犯罪的社会危害性强第18-19页
   ·青年网络犯罪的类型第19-24页
     ·青年将网络作为攻击对象实施犯罪的类型第19-20页
     ·青年以网络作为犯罪工具实施犯罪的类型第20-24页
第三章 青年网络犯罪形成原因分析第24-35页
   ·社会因素第24-28页
     ·消极网络环境的影响第24页
     ·传媒和文化娱乐市场误导的影响第24-25页
     ·网络管理缺位的影响第25-26页
     ·网络系统安全隐患的影响第26页
     ·网络法制体系不健全的影响第26-27页
     ·职业环境因素的影响第27-28页
   ·学校因素第28-29页
     ·教育理念没有遵循青年的成长规律第28-29页
     ·教育内容没有落到实处第29页
   ·家庭因素第29-31页
     ·家庭结构的影响第30页
     ·家庭教育的影响第30-31页
   ·个体因素第31-35页
     ·生理因素的影响第31-32页
     ·道德观的影响第32页
     ·心理因素的影响第32-35页
第四章 防治我国青年网络犯罪的对策第35-45页
   ·社会教育方面第35-39页
     ·发挥非政府组织的补充作用第35-36页
     ·加强社会文化建设第36页
     ·利用网络对青年进行网络素养教育第36-39页
   ·学校教育方面第39-42页
     ·转变教学管理模式第39页
     ·重视青年的心理咨询工作第39-40页
     ·强化伦理道德教育第40-41页
     ·加强法治教育,提高法律素养第41-42页
   ·家庭教育方面第42-45页
     ·优化家庭环境第42-43页
     ·家长增强网络相关知识的学习第43-44页
     ·家长对子女上网行为有正确的引导第44-45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48页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48-49页
致谢第49-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城市独生子女家庭养老问题研究及对策
下一篇:农村青年婚恋生活中的新现象及其价值观研究--以云南省黄坪镇农村青年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