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耳轮作制中菌渣还田对水稻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0-17页 |
·有机物料的土壤培肥价值 | 第10-11页 |
·有机物料对土壤有机质积累的影响 | 第10页 |
·有机物料对土壤养分有效性的影响 | 第10-11页 |
·有机物料对土壤微量元素活性的影响 | 第11-15页 |
·有机物料对微量元素活性影响因子的作用 | 第11-12页 |
·有机物料对土壤-作物体系中微量元素行为的影响 | 第12-15页 |
·有机物料对土壤中微量元素形态的影响 | 第12-13页 |
·有机物料对作物微量元素吸收的影响 | 第13-15页 |
·菌渣还田对土壤环境的改良作用 | 第15-17页 |
·菌渣对土壤肥力和作物生长的影响 | 第15页 |
·菌渣资源化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第15-17页 |
2 研究概况 | 第17-19页 |
·研究背景 | 第17页 |
·研究思路 | 第17-18页 |
·研究内容 | 第18页 |
·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3 菌渣的大田肥料化应用研究 | 第19-40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9-21页 |
·试验区概况与供试材料 | 第19-20页 |
·试验设计 | 第20页 |
·样品采集与制备 | 第20-21页 |
·样品分析和数据处理 | 第21页 |
·稻耳轮作模式下菌渣还田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 第21-23页 |
·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 第21-22页 |
·对产量构成要素的影响 | 第22-23页 |
·稻耳轮作模式下菌渣还田对水稻养分积累的影响 | 第23-28页 |
·对水稻年均 N 积累量的影响 | 第23-24页 |
·对水稻年均 P 积累量的影响 | 第24-25页 |
·对水稻年均 K 积累量的影响 | 第25-26页 |
·菌渣还田模式下稻田土壤养分的表观平衡 | 第26-28页 |
·稻耳轮作制度下菌渣还田对土壤肥力性状的影响 | 第28-33页 |
·长期菌渣还田条件下土壤 pH 的变化规律 | 第28-29页 |
·长期菌渣还田条件下土壤有机质的变化规律 | 第29-30页 |
·长期菌渣还田条件下土壤速效养分的变化规律 | 第30-33页 |
·土壤碱解 N 含量的变化 | 第30-31页 |
·土壤有效 P 含量的变化 | 第31-32页 |
·土壤有效 K 含量的变化 | 第32-33页 |
·稻耳轮作制度下菌渣还田对土微量元素有效性的影响 | 第33-36页 |
·土壤有效性态微量元素含量 | 第33-34页 |
·水稻微量元素积累 | 第34-36页 |
·小结 | 第36页 |
·讨论 | 第36-40页 |
4 菌渣对土壤肥力的短期作用机理 | 第40-49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0-41页 |
·供试材料 | 第40页 |
·试验设计 | 第40-41页 |
·样品采集与分析 | 第4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1-46页 |
·菌渣在淹水环境下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第41-43页 |
·对土壤溶液 pH 值的影响 | 第41-42页 |
·对土壤 Eh 值的影响 | 第42页 |
·对土壤溶液中 WSOC 含量的影响 | 第42页 |
·对土壤溶液中 NH_4~+-N 含量的影响 | 第42-43页 |
·不同施肥方式对微量元素形态的影响 | 第43-46页 |
·对 Fe 形态的影响 | 第43-44页 |
·对 Mn 形态的影响 | 第44-45页 |
·对 Cu 形态的影响 | 第45页 |
·对 Zn 形态的影响 | 第45-46页 |
·小结 | 第46-47页 |
·讨论 | 第47-49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49-51页 |
·结论 | 第49页 |
·研究展望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7页 |
作者简介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