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论文

思想政治教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绪论第9-15页
 一、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二、 相关研究及述评第10-13页
 三、 研究思路及方法第13-14页
 四、 本文的创新之处第14-15页
第一章 思想政治教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关理论阐述第15-20页
 一、 核心概念界定第15-16页
  (一) 思想政治教育第15页
  (二) 经济社会发展第15-16页
 二、 思想政治教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第16-18页
  (一) 思想政治教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间接性第16-17页
  (二) 思想政治教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依存性第17页
  (三) 思想政治教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滞后性第17页
  (四) 思想政治教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持续性第17-18页
 三、 思想政治教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依据第18-20页
  (一) 从政治与经济的相互关系来看第18页
  (二) 从物质与精神的相互转化来看第18页
  (三) 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相互影响第18-19页
  (四) 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生产力相互促进第19-20页
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作用第20-27页
 一、 思想政治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方向保证第20-21页
  (一) 保证经济社会发展方向第20-21页
  (二) 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第21页
 二、 思想政治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精神保障第21-23页
  (一) 帮助建构精神文化第22页
  (二) 帮助引导主流文化第22-23页
 三、 思想政治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第23-24页
  (一) 对劳动者的思想塑造和道德培养第23-24页
  (二) 对企业文化的创建和培育第24页
 四、 思想政治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环境第24-27页
  (一) 营造优良的认识环境第24-25页
  (二) 营造和谐稳定的道德环境第25页
  (三) 营造积极进取的社会心理环境第25-27页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适应经社会发展的困境分析第27-33页
 一、 思想政治教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外部困境分析第27-30页
  (一) 政治格局分化组合动摇了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第27-28页
  (二) 经济发展给人们的精神文化安全带来的危机第28页
  (三) 经济的全球化使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逐渐淡化第28-29页
  (四) 经济社会的发展给政治体制带来的挑战第29-30页
 二、 思想政治教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内部困境分析第30-33页
  (一) 思想政治教育观念上轻视了受教育者的个体价值和主体性第30页
  (二)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上存在着滞后性与缺乏针对性第30-31页
  (三)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上过分倚重于说理和灌输法第31页
  (四) 思想政治教育人员的能力和素质的培育还比较薄弱第31-33页
第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实现途径第33-44页
 一、 思想政治教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原则第33-35页
  (一)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第33-34页
  (二) 坚持社会效益为重的原则第34页
  (三) 注重实践原则第34-35页
 二、 思想政治教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措施第35-41页
  (一) 转变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第35-36页
  (二) 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第36-37页
  (三) 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第37-39页
  (四) 重视思想政治的教育队伍建设第39页
  (五) 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第39-41页
 三、 思想政治教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实现机制第41-44页
  (一) 导向机制第41页
  (二) 激励机制第41-42页
  (三) 调节机制第42页
  (四) 渗透机制第42-44页
结语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49-50页
致谢第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建国后毛泽东与邓小平对美国外交思想之比较研究
下一篇:建国后毛泽东与邓小平对美国外交思想之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