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论文--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论文--毛泽东思想的学习和研究论文

毛泽东分配正义思想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19页
   ·选题意义第12-14页
     ·理论意义第12-13页
     ·现实意义第13-14页
   ·研究综述第14-17页
     ·国内研究综述第14-16页
     ·国外研究综述第16-17页
   ·研究方法与创新第17-19页
     ·研究方法与思路第17-18页
     ·创新之处与难点第18-19页
第二章 毛泽东分配正义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及现实背景第19-25页
   ·毛泽东分配正义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第19-22页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分配正义思想第19-20页
     ·中国近代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第20-21页
     ·马克思主义分配正义理论第21-22页
   ·毛泽东分配正义思想形成的现实背景第22-25页
     ·改变极端不公平的现实社会的需要第22-23页
     ·军事共产主义供给制经验的影响第23页
     ·社会主义改造中公平分配效应的影响第23-24页
     ·国外分配实践的经验教训第24-25页
第三章 毛泽东分配正义思想的主要内容第25-37页
   ·确立“国民共同富裕”分配正义理念第25-27页
     ·以人民利益为价值标准,以社会主义为制度保障第25-26页
     ·所有社会成员都应有公平的机会和权利第26-27页
     ·以共同富裕为发展目标第27页
   ·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为实现分配正义奠定基础第27-30页
     ·平均地权,实现“耕者有其田”的制度第27-28页
     ·变革生产资料的所有关系,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第28-29页
     ·实行社会产品的公平分配制度第29页
     ·建立地区和产业间的匀衡发展机制第29-30页
   ·建设民主政治,以政治法律制度保障分配正义的实现第30-33页
     ·建立人民民主专政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维护人民合法权益第30-31页
     ·建立民主合作式的政党关系,保障各阶层的合法权益第31-32页
     ·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少数民族的基本权益第32页
     ·坚持人人平等的法律制度,维护人民合理的权益第32-33页
   ·通过多种途径,维护人民广泛的社会平等权利第33-37页
     ·普及教育,使人人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第33-34页
     ·初步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第34-35页
     ·统筹兼顾,力争就业平等第35页
     ·主张代际公平、性别平等第35-37页
第四章 毛泽东分配正义思想评析第37-43页
   ·毛泽东分配正义思想的进步性第37-39页
     ·以满足人民利益为分配正义的衡量标准第37-38页
     ·以构建正义的社会制度为实现分配正义的手段第38页
     ·以党风廉政建设及发挥群众主体作用为实现分配正义的保证第38-39页
     ·在保持公平的前提下追求效率第39页
   ·毛泽东分配正义思想的历史局限性第39-43页
     ·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具有一定的空想性第40-41页
     ·分配方式带有明显的平均主义色彩第41页
     ·没有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第41-43页
第五章 毛泽东分配正义思想的启示第43-46页
   ·制度建设是实现分配正义的保障第43页
   ·发展社会生产力是实现分配正义的基础第43-44页
   ·妥善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是实现分配正义的关键第44页
   ·坚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是实现分配正义的目标第44-45页
   ·解决民生问题是实现分配正义的切入点第45-46页
结语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50页
致谢第50-51页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弗兰纳里·奥康纳小说《智血》中的暴力主题
下一篇:毛泽东人民当家作主思想及其当代启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