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民事调解制度概述 | 第9-16页 |
第一节 案例分析 | 第9-11页 |
第二节 民事调解的概念及原则 | 第11-12页 |
一、 民事调解的概念 | 第11页 |
二、 我国民事诉讼调解的原则 | 第11-12页 |
第三节 民事调解的历史沿革 | 第12-14页 |
一、 调解制度在我国的诉讼制度中历史久远 | 第12-13页 |
二、 中国特有的“马锡五审判方式” | 第13页 |
三、 新中国成立后调解制度的反复与发展 | 第13-14页 |
第四节 我国目前民事调解的立法情况 | 第14-15页 |
本章小结 | 第15-16页 |
第二章 我国现行民事调解制度存在的法律问题 | 第16-21页 |
第一节 事实清楚,分清是非原则存在的法律问题 | 第16-17页 |
一、 事实清楚,分清是非原则与调解的“全程性”相矛盾 | 第16页 |
二、 “事实清楚”的“事”本身相矛盾 | 第16-17页 |
第二节 民事调解程序存在的法律问题 | 第17-18页 |
第三节 民事调解期限存在的法律问题 | 第18-19页 |
一、 民事调解期限过长 | 第18-19页 |
二、 民事调解期限过短 | 第19页 |
本章小结 | 第19-21页 |
第三章 美国、德国及我国台湾地区民事诉讼调解制度 | 第21-26页 |
第一节 美国的 ADR 调解制度 | 第21-22页 |
一、 建议性 ADR | 第21-22页 |
二、 推荐性 ADR | 第22页 |
三、 决定性 ADR | 第22页 |
第二节 德国的诉讼调解制度 | 第22-24页 |
一、 调解的主体 | 第23页 |
二、 调解的程序 | 第23页 |
三、 将调解贯穿诉讼的全过程 | 第23-24页 |
第三节 台湾地区调解制度 | 第24-25页 |
一、 法院调解的适用范围 | 第24页 |
二、 法院调解的形式与效力 | 第24-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四章 对于完善我国民事调解制度之我见 | 第26-30页 |
第一节 对事实清楚,分清是非原则重新进行规定 | 第26-27页 |
第二节 制定一部完备的民事调解程序法 | 第27-28页 |
第三节 制定一部完备的民事调解实体法,明确法官职能 | 第28-29页 |
第四节 借鉴美国、德国及我国台湾地区的民事诉讼调解的经验 | 第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结语 | 第30-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2页 |
致谢 | 第3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