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9页 |
| ·研究缘起 | 第8-9页 |
| ·相关概念 | 第9-10页 |
| ·历史地段 | 第9-10页 |
| ·历史街区 | 第10页 |
| ·历史建筑密集区 | 第10页 |
| ·研究内容与范围 | 第10-11页 |
|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实践 | 第11-16页 |
| ·国外应急疏散避难研究实践 | 第11-12页 |
| ·国内应急疏散避难研究实践 | 第12-13页 |
| ·国外历史地段防灾安全研究实践 | 第13-14页 |
| ·国内历史地段防灾安全研究实践 | 第14-15页 |
| ·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实践总结 | 第15-16页 |
| ·研究方法和研究创新点 | 第16-17页 |
|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 ·研究创新点 | 第17页 |
| ·研究框架 | 第17-19页 |
| 第二章 历史地段的疏散避难特点与灾害因子研究 | 第19-27页 |
| ·历史地段疏散避难特点 | 第19-23页 |
| ·历史地段的保护要素与保护原则 | 第19-21页 |
| ·历史地段疏散静态安全因子特点 | 第21-23页 |
| ·历史地段疏散动态安全因子特点 | 第23页 |
| ·历史地段主要灾害因子分析 | 第23-26页 |
| ·火灾 | 第23-25页 |
| ·气象灾害 | 第25页 |
| ·地震灾害 | 第25-26页 |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 第三章 元胞自动机理论原理和 STEPS 软件技术方法 | 第27-36页 |
| ·元胞自动机理论的原理与特点 | 第27-29页 |
| ·元胞自动机背景 | 第27页 |
| ·元胞自动机的基本概念 | 第27-29页 |
| ·元胞自动机的特性与优势 | 第29页 |
| ·基于元胞自动机理论的 STEPS 软件的原理与应用 | 第29-35页 |
| ·STEPS 软件概况 | 第29-30页 |
| ·STEPS 软件的应用范围 | 第30-31页 |
| ·STEPS 软件的原理 | 第31-33页 |
| ·运用 STEPS 软件模拟的技术路线 | 第33-35页 |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 第四章 STEPS 软件在历史地段中的应用 | 第36-52页 |
| ·STEPS 软件的在历史地段中应用的基本方法与特点 | 第36-37页 |
| ·基于 STEPS 软件的历史地段安全因子疏散避难特点 | 第37-43页 |
| ·历史地段静态因子疏散避难特点分析 | 第37-41页 |
| ·历史地段动态因子疏散避难特点分析 | 第41-42页 |
| ·历史地段安全因子疏散避难特点总结 | 第42-43页 |
| ·STEPS 软件语言的历史地段疏散避难安全因子解析 | 第43-50页 |
| ·建筑尺度与组织结构 | 第44-45页 |
| ·疏散通道 | 第45-47页 |
| ·紧急避难空间 | 第47-48页 |
| ·人口结构 | 第48-49页 |
| ·人口分布 | 第49页 |
| ·人的心理与行为特征 | 第49-50页 |
|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 第五章 走马塘古村落疏散模拟分析 | 第52-115页 |
| ·走马塘古村落背景分析 | 第52-59页 |
| ·走马塘古村落人文地理背景 | 第52-53页 |
| ·走马塘古村落的特征特色 | 第53-54页 |
| ·走马塘古村落文物古迹与保护要求 | 第54-58页 |
| ·走马塘古村落易发灾害分析 | 第58-59页 |
| ·走马塘古村落现状疏散避难模拟分析 | 第59-101页 |
| ·防火分区的设定 | 第59-60页 |
| ·疏散避难安全因子的信息提取 | 第60-67页 |
| ·现状疏散避难模拟分析 | 第67-101页 |
| ·改造策略与模拟验证 | 第101-115页 |
| ·改造策略与方案 | 第101-108页 |
| ·改造方案的疏散模拟验证 | 第108-115页 |
| 结语 | 第115-117页 |
| 参考文献 | 第117-120页 |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120-121页 |
| 附录一:走马塘古村落调研绘制地图 | 第121-122页 |
| 附录二:走马塘现状照片 | 第122-123页 |
| 附录三:走马塘现状建筑质量风貌评价图 | 第123-124页 |
| 致谢 | 第12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