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经济计算、经济数学方法论文--经济数学方法论文

网络学术信息的空间分布研究

中文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8页
0 引言第18-39页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8-22页
     ·研究背景第18-20页
     ·研究意义第20-22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述第22-32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22-27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27-31页
     ·研究现状评述第31-32页
   ·研究范畴与研究内容第32-38页
     ·研究范畴第32-36页
     ·研究目标第36页
     ·研究内容第36-38页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第38-39页
1 信息空间分布研究的基础理论第39-58页
   ·信息空间分布概念辨析第39-48页
     ·信息空间分布相关概念第39-43页
     ·信息空间分布概念界定第43-44页
     ·信息空间分布特征第44-48页
   ·信息空间集聚研究基础理论第48-52页
     ·信息计量学三大定律第48-51页
     ·马太效应、二八定律与长尾理论第51-52页
   ·信息空间扩散研究基础理论第52-55页
     ·信息传播与科学交流理论第53-54页
     ·知识溢出与梯度转移理论第54-55页
   ·信息空间结构研究基础理论第55-57页
     ·空间区位理论第55-56页
     ·空间发展理论第56-57页
     ·空间相互作用理论第57页
   ·本章小结第57-58页
2 网络学术信息的组织构成第58-92页
   ·网络学术信息概念辨析第58-67页
     ·网络学术信息的定义第58-64页
     ·网络学术信息的特征第64-65页
     ·网络学术信息的来源第65-67页
   ·网络学术信息资源类型第67-73页
     ·网络学术信息资源的分类第68-69页
     ·新型网络学术信息资源第69-73页
   ·网络学术信息组织方式第73-84页
     ·网络信息组织概述第74-75页
     ·网络学术信息自组织方式第75-80页
     ·网络学术信息他组织方式第80-84页
   ·网络学术信息传播模式第84-88页
     ·网络信息传播概述第84-85页
     ·基本传播模式与网状传播模式第85-86页
     ·阳光传播模式与整体互动传播模式第86-87页
     ·信息交流模型与六度传播模式第87-88页
   ·网络学术信息发现方法第88-90页
     ·网络学术信息发现方式第88-89页
     ·常用学术搜索引擎第89-90页
   ·本章小结第90-92页
3 网络学术信息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第92-109页
   ·网络学术信息自身特性因素第92-93页
   ·网络学术信息构建者因素第93-97页
     ·网络学术信息生产者的影响第93-95页
     ·网络学术信息传播者的影响第95-96页
     ·网络学术信息使用者的影响第96-97页
   ·外部环境因素第97-108页
     ·政治环境的影响第97-98页
     ·经济发达程度的影响第98-100页
     ·国家文化因素的影响第100-103页
     ·科技发展水平的影响第103-104页
     ·其他外部环境影响因素第104-107页
     ·各影响因素的综合作用第107-108页
   ·本章小结第108-109页
4 网络学术信息空间分布的测度方法第109-129页
   ·网络学术信息空间分布测度概述第109-112页
     ·网络学术信息空间分布测度的内容第109-110页
     ·网络学术信息空间分布测度的特点第110-111页
     ·网络学术信息空间分布测度的原则第111-112页
   ·网络学术信息空间分布广度测度第112-113页
   ·网络学术信息空间集聚程度测度第113-120页
     ·空间集聚概述第113页
     ·网络学术信息空间集中度测度指标第113-116页
     ·网络学术信息空间均衡度测度指标第116-120页
   ·网络学术信息空间效应检验第120-128页
     ·空间效应概述第120-121页
     ·空间效应识别方法第121-126页
     ·空间效应分析工具第126-128页
   ·本章小结第128-129页
5 网络学术信息空间分布计量模型的构建第129-142页
   ·空间计量分析模型第129-135页
     ·知识生产函数第129-131页
     ·标准线性回归模型第131页
     ·截面数据空间模型第131-133页
     ·面板数据空间模型第133-135页
   ·网络学术信息空间分布计量模型假设第135-137页
     ·空间分布计量模型构建的假设前提第135-136页
     ·空间分布计量模型构建的相关假设第136-137页
   ·网络学术信息空间分布理论模型与变量选择第137-141页
     ·空间分布计量理论模型第137页
     ·空间分布计量模型中的解释变量第137-139页
     ·空间分布计量模型中的被解释变量第139页
     ·空间分布计量模型中的变量汇总第139-141页
   ·本章小结第141-142页
6 网络学术信息空间分布的实证研究第142-197页
   ·实证研究总体设计第142-154页
     ·实证研究目标第142页
     ·实证研究内容第142-143页
     ·实证研究样本第143-154页
   ·网络学术信息空间分布广度第154-159页
     ·空间分布广度整体情况第154-156页
     ·七大洲空间分布情况比较第156-159页
   ·网络学术信息空间分布格局第159-165页
     ·洲际层面空间分布格局第159-160页
     ·国家层面空间分布格局第160-162页
     ·中美两国空间分布格局第162-165页
   ·网络学术信息空间集聚测度第165-176页
     ·空间集聚现象描述第165-171页
     ·空间集中度测度结果第171-173页
     ·空间均衡度测度结果第173-176页
   ·网络学术信息空间效应检验第176-186页
     ·空间权重矩阵计算第176-179页
     ·全局相关性检验第179-181页
     ·局部相关性检验第181-185页
     ·检验结果分析第185-186页
   ·络学术信息空间计量模型估计第186-196页
     ·解释变量的筛选第186-187页
     ·基于搜索引擎样本的模型估计与分析第187-191页
     ·基于网络数据库样本的模型估计与分析第191-194页
     ·两种样本模型估计结果比较分析第194-196页
   ·本章小结第196-197页
7 网络学术信息空间分布的优化策略第197-207页
   ·空间分布优化概述第197-198页
     ·空间分布优化的内涵第197-198页
     ·空间分布优化的目标第198页
   ·发挥政策保障作用第198-201页
     ·利于空间优化的政策法规制定原则第199-200页
     ·制定政策法规时需注意的几个方面第200-201页
   ·提高信息服务水平第201-204页
     ·运用先进信息技术第201-202页
     ·提升信息资源质量第202-204页
   ·营造网络交流氛围第204-205页
     ·提升个人信息素养第204页
     ·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信任第204-205页
   ·本章小结第205-207页
8 总结与展望第207-209页
   ·全文总结第207-208页
   ·研究展望第208-209页
参考文献第209-222页
名词索引第222-223页
附录1 本研究所用主权国家名单(194个)第223-224页
附录2 美国空间权重矩阵(Rook算法)第224-226页
附录3 美国空间权重矩阵(K值最邻近算法,K=4)第226-228页
附录4 国家层面空间权重矩阵(Rook算法)第228-234页
攻读博士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及获奖情况第234-236页
致谢第236-237页

论文共23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可溶性淀粉辅助生长氧化锌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下一篇: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反向知识溢出效应研究--基于吸收能力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