羟丙基纤维素/聚丙烯腈共混膜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摘要 | 第1-13页 |
Abstract | 第13-17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7-51页 |
·引言 | 第17-18页 |
·膜的定义,分类与主要的膜过程 | 第18-20页 |
·膜的定义 | 第18页 |
·膜的分类 | 第18-19页 |
·主要膜过程 | 第19-20页 |
·膜材料及膜制备技术 | 第20-24页 |
·膜材料的选择 | 第20-21页 |
·常用的聚合物膜材料 | 第21-22页 |
·聚合物膜的制备 | 第22-24页 |
·均质膜的制备 | 第22-23页 |
·非对称膜的制备-相转化法制膜 | 第23页 |
·非对称膜的制备-复合法 | 第23-24页 |
·智能膜 | 第24-26页 |
·智能材料的概念 | 第24页 |
·智能高分子膜 | 第24-26页 |
·温度敏感膜 | 第25页 |
·pH敏感膜 | 第25-26页 |
·电场敏感膜 | 第26页 |
·光敏感膜 | 第26页 |
·相转化法制膜的成膜机理研究进展 | 第26-29页 |
·相转化法制膜传质模型概述 | 第27页 |
·传质模型的假设条件 | 第27-29页 |
·传质实验 | 第29页 |
·高聚物共混技术 | 第29-31页 |
·高聚物共混改性研究进展 | 第29-31页 |
·共混理论的研究进展 | 第29-30页 |
·共混技术的研究进展 | 第30-31页 |
·共混聚合物相容性的表征 | 第31页 |
·羟丙基纤维素的研究现状 | 第31-38页 |
·羟丙基纤维素的特征 | 第32-33页 |
·羟丙基纤维素的研究进展 | 第33-35页 |
·羟丙基纤维素的应用 | 第35-38页 |
·羟丙基纤维素在聚氯乙烯悬浮聚合上的应用 | 第35页 |
·羟丙基纤维素在制药行业中应用 | 第35-37页 |
·羟丙基纤维素在液晶方面的应用 | 第37页 |
·羟丙基纤维素在其他方面的用途 | 第37-38页 |
·本论文的选题和工作内容 | 第38-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51页 |
第二章 HPC/PAN共混体系相容性研究 | 第51-73页 |
·引言 | 第51页 |
·实验 | 第51-54页 |
·原料及试剂 | 第52页 |
·仪器 | 第52页 |
·实验方法 | 第52-54页 |
·样品准备 | 第52-53页 |
·共混溶液的制备 | 第53页 |
·共混膜的制备 | 第53页 |
·粘度测试 | 第53页 |
·HPC的溶解度参数的测定 | 第53页 |
·红外光谱分析 | 第53-54页 |
·偏光显微形态观察 | 第54页 |
·扫描电子显微镜形态观察 | 第54页 |
·热分解分析 | 第5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4-69页 |
·HPC溶解度参数的测量 | 第54-58页 |
·HPC的溶解度参数的确定 | 第54-56页 |
·混合热与相容性 | 第56-58页 |
·红外光谱分析 | 第58-60页 |
·显微镜分析 | 第60-62页 |
·稀溶液粘度法 | 第62-67页 |
·热重分析 | 第67-69页 |
·结论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3页 |
第三章 HPC/PAN共混液的流变性能研究 | 第73-92页 |
·引言 | 第73页 |
·实验 | 第73-74页 |
·原料及试剂 | 第74页 |
·仪器 | 第74页 |
·实验方法 | 第74页 |
·溶液制备 | 第74页 |
·测定方法 | 第7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74-88页 |
·原液浓度对HPC/PAN共混溶液流变性能的影响 | 第75-82页 |
·非牛顿指数与原液浓度之间的关系 | 第75-78页 |
·结构粘度与原液浓度之间的关系 | 第78-82页 |
·温度对HPC/PAN共混溶液流变性能的影响 | 第82-86页 |
·非牛顿指数与原液温度之间的关系 | 第82-85页 |
·结构粘度与原液温度之间的关系 | 第85-86页 |
·零切粘度与原液温度之间的关系 | 第86-88页 |
·结论 | 第88-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2页 |
第四章 HPC/PAN共混膜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 第92-117页 |
·引言 | 第92页 |
·实验 | 第92-95页 |
·原料及试剂 | 第92-93页 |
·仪器 | 第93页 |
·实验方法 | 第93-95页 |
·HPC/PAN共混膜的制备 | 第93页 |
·HPC/PAN共混膜性能评价 | 第93-94页 |
·HPC/PAN共混液转变温度测定 | 第94页 |
·HPC/PAN共混膜溶胀动力学测定 | 第94-95页 |
·HPC/PAN共混膜消溶胀动力学测定 | 第9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95-112页 |
·HPC/PAN共混膜性能评价 | 第95-103页 |
·铸膜液组成对膜性能的影响 | 第95-100页 |
·制膜条件对膜性能的影响 | 第100-103页 |
·HPC/PAN共混液的相转变温度 | 第103-105页 |
·HPC/PAN共混膜溶胀动力学研究 | 第105-111页 |
·HPC用量对共混膜溶胀速率的影响 | 第105-106页 |
·温度对HPC/PAN共混膜溶胀速率的影响 | 第106-109页 |
·pH值对HPC/PAN共混膜溶胀速率的影响 | 第109-111页 |
·HPC/PAN共混膜消溶胀动力学研究 | 第111-112页 |
·结论 | 第112-114页 |
参考文献 | 第114-117页 |
第五章 羟丙基纤维素膜凝固过程计算机模拟 | 第117-148页 |
·引言 | 第117页 |
·羟丙基纤维素/水/甘油体系三元相图的计算 | 第117-122页 |
·三组分铸膜液体系相图简介 | 第117-118页 |
·双节线的计算 | 第118-120页 |
·旋节线及临界点的计算 | 第120-121页 |
·算法描述 | 第121-122页 |
·羟丙基纤维素/水/甘油体系热力学参数的测定 | 第122-127页 |
·水-甘油相互作用参数g12的确定 | 第122-125页 |
·甘油-水活度系数的计算 | 第122-124页 |
·溶剂和溶质相互作用参数的计算 | 第124-125页 |
·羟丙基纤维素-甘油相互作用参数g13的测定 | 第125-127页 |
·水-HPC相互作用参数g23的测定: | 第127页 |
·羟丙基纤维素/水/甘油体系三元相图的计算机模拟 | 第127-129页 |
·成膜过程传质动力学模型的建立与模拟 | 第129-137页 |
·浸没沉淀法成膜过程传质动力学模型的简介与发展 | 第129页 |
·本模型的假设条件 | 第129-130页 |
·铸膜液中的扩散平衡 | 第130-137页 |
·方程描述 | 第130-132页 |
·唯象系数L_(ij)的确定 | 第132-133页 |
·摩擦系数R_(12)的确定 | 第133-134页 |
·摩擦系数R_(13)与R_(23)的确定 | 第134-136页 |
·凝固浴中的扩散平衡 | 第136页 |
·初始条件与边界条件的确定 | 第136-137页 |
·膜/浴界面两侧非溶剂与溶剂的通量 | 第137-138页 |
·算法描述 | 第138页 |
·铸膜液浓度对凝固过程的影响 | 第138-143页 |
·凝固浴组成对凝固过程的影响 | 第143-144页 |
·结论 | 第144-145页 |
参考文献 | 第145-148页 |
第六章 论文总结与展望 | 第148-150页 |
·论文总结 | 第148-149页 |
·展望 | 第149-150页 |
附录Ⅰ 主要符号列表 | 第150-152页 |
附录Ⅱ 凝固过程计算机模拟的Matlab源程序 | 第152-16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62-163页 |
致谢 | 第1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