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升机旋翼鸟撞数值模拟与试验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图标清单 | 第10-14页 |
注释表 | 第14-1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35页 |
·前言 | 第16-20页 |
·直升机鸟撞概述 | 第16-17页 |
·直升机鸟撞事故的特点 | 第17-20页 |
·鸟撞特点及研究方法 | 第20-24页 |
·鸟撞的特点 | 第20页 |
·鸟撞问题的研究方法 | 第20-24页 |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24-32页 |
·鸟撞试验研究概况 | 第24-26页 |
·鸟体模型研究概况 | 第26-30页 |
·鸟撞载荷模型 | 第26-27页 |
·鸟体几何外形 | 第27-28页 |
·鸟体本构关系 | 第28-29页 |
·替代鸟体研究 | 第29-30页 |
·数值模拟研究概况 | 第30-32页 |
·直升机鸟撞问题的研究意义 | 第32-34页 |
·直升机抗鸟撞设计规范要求 | 第32页 |
·与固定翼飞机鸟撞的区别 | 第32-34页 |
·本文研究内容 | 第34-35页 |
第二章 旋翼鸟撞数值计算方法 | 第35-53页 |
·前言 | 第35页 |
·鸟撞数值计算方法 | 第35-46页 |
·拉格朗日方法 | 第35-37页 |
·ALE 流固耦合方法 | 第37-39页 |
·ALE 运动学描述 | 第37-38页 |
·ALE 控制方程 | 第38-39页 |
·ALE 网格运动 | 第39页 |
·SPH 方法 | 第39-41页 |
·SPH 的基本方程 | 第39-41页 |
·SPH 的控制方程 | 第41页 |
·接触-碰撞算法 | 第41-45页 |
·接触面条件 | 第42-43页 |
·接触-碰撞算法的求解方法 | 第43-45页 |
·动力学方程的求解 | 第45-46页 |
·旋翼鸟撞数值计算方法的选择 | 第46-49页 |
·算例验证 | 第49-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三章 旋翼鸟撞动态响应特性分析 | 第53-87页 |
·前言 | 第53-54页 |
·旋翼鸟撞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54-65页 |
·有限元模型 | 第54-58页 |
·桨毂有限元模型 | 第54-55页 |
·桨叶有限元模型 | 第55-58页 |
·材料模型 | 第58-62页 |
·鸟体模型 | 第62-63页 |
·边界条件 | 第63页 |
·旋翼模型验证 | 第63-65页 |
·动态响应分析 | 第65-72页 |
·应力云图 | 第65-67页 |
·位移云图 | 第67-69页 |
·应变曲线 | 第69-70页 |
·接触压力 | 第70页 |
·鸟体变化过程 | 第70-72页 |
·能量变化 | 第72页 |
·鸟撞参数对桨叶动态响应的影响 | 第72-81页 |
·撞击速度的影响分析 | 第72-73页 |
·鸟体密度的影响分析 | 第73-75页 |
·撞击方向的影响分析 | 第75-77页 |
·撞击部位的影响分析 | 第77-80页 |
·离心载荷的影响分析 | 第80-81页 |
·旋翼抗鸟撞设计与分析 | 第81-86页 |
·蒙皮铺层角度 | 第81-82页 |
·不同的碳纤维复合材料 | 第82-84页 |
·纤维金属层合板(FMLs) | 第84-85页 |
·不同的桨叶泡沫填芯 | 第85-86页 |
·本章小结 | 第86-87页 |
第四章 直升机桨叶鸟撞模拟试验 | 第87-108页 |
·前言 | 第87页 |
·试验方法 | 第87页 |
·试验装置 | 第87-93页 |
·鸟弹发射装置 | 第87-88页 |
·开炮机构 | 第88-89页 |
·鸟弹弹壳 | 第89-90页 |
·脱壳机构 | 第90页 |
·鸟弹 | 第90-91页 |
·试验件 | 第91页 |
·数据采集系统 | 第91-93页 |
·试验结果 | 第93-98页 |
·替代鸟体研究 | 第98-103页 |
·直升机桨叶鸟撞试验方法 | 第103-107页 |
·两种状态下的桨叶鸟撞特点分析 | 第103页 |
·试验装置 | 第103-104页 |
·试验方法的数值模拟 | 第104页 |
·数值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104-107页 |
·本章小结 | 第107-108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08-110页 |
·全文工作总结 | 第108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108-109页 |
·研究展望 | 第109-110页 |
参考文献 | 第110-118页 |
致谢 | 第118-119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1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