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4页 |
·课题背景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河流相砂体及其地质建模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1-12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技术路线 | 第12页 |
·预期研究结果 | 第12-14页 |
第2章 曲流河构型单元几何参数及相互关系研究 | 第14-26页 |
·侧积体沉积类型 | 第14-16页 |
·侧积体演化类型 | 第16-18页 |
·现代曲流河沉积构型几何参数研究 | 第18-24页 |
·曲流河露头构型单元及约束关系研究 | 第24-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3章 辫状河构型单元几何参数及约束关系研究 | 第26-35页 |
·现代辫状河构型单元几何参数研究 | 第26-33页 |
·辫状河体系露头构型单元研究 | 第33-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4章 秦皇岛 32-6 油田河流相砂体识别及构型单元确定 | 第35-46页 |
·河流相砂体相标志研究 | 第35-38页 |
·岩相及构造标志研究 | 第35-37页 |
·测井相研究 | 第37-38页 |
·河流相砂体精细对比方法 | 第38-41页 |
·地层层序对比法 | 第39页 |
·准等时面对比法 | 第39页 |
·标志层对比法 | 第39-40页 |
·旋回性对比法 | 第40页 |
·成因对比法 | 第40页 |
·逐井追踪及平面闭合对比方法 | 第40-41页 |
·构型单元几何参数确定 | 第41-45页 |
·曲流河构型单元几何参数确定 | 第41-44页 |
·辫状河构型单元几何参数确定 | 第44-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5章 三维地质建模 | 第46-73页 |
·三维地质建模算法概述 | 第46-50页 |
·克里金差值技术 | 第46页 |
·序贯高斯模拟 | 第46-47页 |
·序贯指示模拟方法 | 第47页 |
·截断高斯模拟 | 第47-48页 |
·基于目标的河道模拟 | 第48-49页 |
·多点地质统计学模拟 | 第49-50页 |
·变差函数概述 | 第50-52页 |
·变差函数概念 | 第50-51页 |
·变差函数的确定方法 | 第51-52页 |
·曲流河沉积体系地质建模 | 第52-66页 |
·数据准备及加载 | 第52-53页 |
·工区范围及网格设计 | 第53页 |
·构造模型 | 第53-54页 |
·沉积微相建模 | 第54-55页 |
·岩相模型 | 第55-60页 |
·属性模型 | 第60-66页 |
·辫状河沉积地质建模 | 第66-71页 |
·岩相建模 | 第66-67页 |
·属性模型 | 第67-71页 |
·本章小结 | 第71-73页 |
结论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77-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作者简介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