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绪论 | 第8-12页 |
·近年来高居翰艺术史思想的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国内关于高居翰艺术史思想的研究 | 第9页 |
·国外关于高居翰艺术史思想的研究 | 第9-10页 |
·本文关于高居翰艺术史思想研究的核心问题及研究思路 | 第10-12页 |
第一章 高居翰对“职业画家”重新评价的原因概述 | 第12-22页 |
·美国艺术史学界对“职业画家”评价的转变 | 第12-15页 |
·对“职业画家”的赞赏 | 第12-13页 |
·对“职业画家”的批评 | 第13-14页 |
·高居翰与班宗华的论争 | 第14-15页 |
·高居翰对“分类论”的方法要求 | 第15-19页 |
·画家的生活形态与画风倾向 | 第16-17页 |
·新派画家(有教养的职业画家) | 第17-19页 |
·中国古代文人对“职业画家”的传统认识 | 第19-22页 |
·“德成而上,艺成而下”的传统观念 | 第19-20页 |
·“以画自适”的文人画观念 | 第20-22页 |
第二章 高居翰关于“写实主义”的研究 | 第22-29页 |
·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写实主义” | 第22-26页 |
·关于“写实主义”的论证 | 第23-26页 |
·对中国文人绘画美学理论的批判 | 第26-29页 |
·“气韵” | 第27-28页 |
·“形似” | 第28-29页 |
第三章 高居翰关于“艺术赞助人”的研究 | 第29-35页 |
·绘画的业余化 | 第30-33页 |
·绘画的业余化的内涵 | 第31-32页 |
·绘画的业余化的问题 | 第32-33页 |
·文人画创作中的艺术赞助 | 第33-35页 |
·业余化模式的内涵 | 第33-35页 |
结语 | 第35-36页 |
致谢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9页 |
专著部分 | 第37-38页 |
论文部分 | 第38-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