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5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9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0页 |
(四) 国内外研究状况 | 第10-15页 |
一、教学机智概述 | 第15-25页 |
(一) 教学机智概念界定 | 第15-19页 |
1. 机智 | 第15-16页 |
2. 教学机智 | 第16-17页 |
3. 教学机智与教育智慧、教学艺术、教学技巧的辨析 | 第17-19页 |
(二) 教学机智的特征 | 第19-20页 |
1. 突发性 | 第19页 |
2. 灵活性 | 第19页 |
3. 果断性 | 第19-20页 |
4. 创造性 | 第20页 |
(三) 课堂教学机智的作用 | 第20-21页 |
1. 解决课堂问题 | 第20-21页 |
2. 维持课堂秩序 | 第21页 |
3. 弥合课堂气氛 | 第21页 |
4. 提高课堂效果 | 第21页 |
(四) 教学机智的理论基础 | 第21-23页 |
1.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第21-22页 |
2. 交往行动理论 | 第22-23页 |
(五) 小学课堂教学机智运用的独特性 | 第23-25页 |
1. 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对教学机智运用的独特要求 | 第23页 |
2. 小学生的认知发展特征对教学机智运用的独特要求 | 第23-24页 |
3. 小学生的情感发展特征对教学机智运用的独特要求 | 第24-25页 |
二、对教学机智实际案例的调研 | 第25-37页 |
(一) 教学机智的课堂表现 | 第25-31页 |
1. 意外事件中的教学机智 | 第25-27页 |
2. 复杂教学情况中的教学机智 | 第27-31页 |
(二) 影响教师教学机智的因素分析 | 第31-37页 |
1. 主观因素 | 第31-34页 |
2. 客观因素 | 第34-37页 |
三、提高教师教学机智的策略 | 第37-43页 |
(一) 正确认识教育的意义与价值 | 第37页 |
(二) 用心关爱学生 | 第37-38页 |
(三) 注重经验的积累 | 第38-39页 |
(四) 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 第39-40页 |
(五) 对教学实践不断的反思 | 第40-41页 |
(六) 加强思维、应变能力的训练 | 第41-43页 |
结论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页 |
附录 | 第44-46页 |
后记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