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7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7-10页 |
·选题的背景 | 第7页 |
·研究的设计 | 第7-10页 |
·研究的目的 | 第8页 |
·研究的假设 | 第8页 |
·研究的方法 | 第8-10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 第10-21页 |
·考试应对策略与求职应聘策略的研究综述 | 第10-14页 |
·考试应对策略 | 第10-13页 |
·求职应聘策略 | 第13-14页 |
·大学生考试应对策略与求职应聘策略的关系 | 第14页 |
·迁移的研究综述 | 第14-18页 |
·迁移的定义 | 第14-15页 |
·迁移的理论 | 第15-17页 |
·促进迁移的条件 | 第17-18页 |
·促进考试应对策略向求职应聘策略迁移的可能性和可行性 | 第18-19页 |
·关于团体辅导的综述 | 第19-21页 |
·团体辅导的定义 | 第19页 |
·团体辅导的现状分析 | 第19-21页 |
第三章 研究工具的开发与应用 | 第21-45页 |
·大学生考试应对策略问卷的编制 | 第21-36页 |
·问卷结构的确定 | 第21-23页 |
·大学生考试应对策略问卷题目的编制及筛选 | 第23-28页 |
·问卷的正式施测与差异检验 | 第28-36页 |
·大学生求职应聘策略问卷的编制 | 第36-40页 |
·问卷结构的确定 | 第36页 |
·大学生求职应聘策略问卷题目的编制及筛选 | 第36-40页 |
·大学生考试应对策略与大学生求职应聘策略的相关分析 | 第40-42页 |
·促进策略迁移的团体辅导方案的开发 | 第42-44页 |
·其它辅助工具的制作 | 第44-45页 |
第四章 促进考试应对策略向求职应聘策略迁移的干预研究 | 第45-50页 |
·干预的过程 | 第45-47页 |
·团辅活动的策划 | 第45-46页 |
·辅导团体的组建 | 第46页 |
·团辅活动的实施 | 第46-47页 |
·干预的结果 | 第47-50页 |
·大学生应试策略向应聘效果迁移效果的统计分析 | 第47-48页 |
·团辅活动的效果评估 | 第48-49页 |
·参加团辅的大学生就业状况 | 第49-50页 |
第五章 结果、推论和建议 | 第50-54页 |
·大学生考试应对策略各维度的差异结果分析 | 第50-51页 |
·大学生考试应对策略在性别上的差异 | 第50页 |
·大学生考试应对策略在专业上的差异 | 第50-51页 |
·大学生考试应对策略在年级上的差异 | 第51页 |
·大学生考试应对策略在考试自我效能感方面的差异 | 第51页 |
·大学生考试应对策略与求职应聘策略的相关关系 | 第51-52页 |
·大学生求职应聘策略在团辅前后的差异分析 | 第52页 |
·本次团辅活动的总结 | 第52-53页 |
·关于大学生学习辅导和就业辅导的建议 | 第53-54页 |
第六章 研究的不足和未来研究方向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附录 | 第59-81页 |
附录1:《大学生考试应对策略问卷》正式稿 | 第59-62页 |
附录2:《大学生求职应聘策略问卷》 | 第62-64页 |
附录3:团体辅导方案 | 第64-69页 |
附录4:大学生访谈提纲 | 第69-70页 |
附录5:大学教师访谈提纲 | 第70-71页 |
附录6:大学生考试应对策略问卷(初稿) | 第71-75页 |
附录7:大学生访谈提纲 | 第75-76页 |
附录8:《团体辅导志愿者招募启事》 | 第76-77页 |
附录9:《团体契约书》 | 第77-78页 |
附录10:《团体辅导的前测问卷》 | 第78-79页 |
附录11:团体辅导效果评估问卷 | 第79-80页 |
附录12:《面试打分表》 | 第80-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82-84页 |
附件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