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一.引言 | 第10-20页 |
(一)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3页 |
1.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3-16页 |
1.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3-15页 |
2.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5-16页 |
(三)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 文献分析法 | 第16页 |
2. 辩证分析法 | 第16页 |
3. 调查研究法 | 第16-17页 |
(四) 创新点 | 第17页 |
(五) 相关概念 | 第17-20页 |
1. 法律和道德 | 第17-18页 |
2. 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 | 第18-20页 |
二.大学生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相结合的原因及意义 | 第20-26页 |
(一) 大学生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相结合的原因 | 第20-23页 |
1. 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 第20页 |
2. 是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在高校教育中的要求和体现 | 第20-21页 |
3.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 第21页 |
4. 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必然要求 | 第21-22页 |
5. 是由法律和道德、自律和他律的互补功能决定的 | 第22-23页 |
(二) 大学生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相结合的意义 | 第23-26页 |
1. 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 第23页 |
2. 有利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 第23-24页 |
3. 有利于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第24页 |
4. 有利于大学生全面发展 | 第24-25页 |
5. 有利于和谐校园建设 | 第25-26页 |
三.高校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相结合现状分析(附调查问卷) | 第26-43页 |
(一) 对《调查问卷》的具体分析 | 第26-30页 |
1. 调查问卷对象概况分析 | 第26-27页 |
2. 题目设置概况分析 | 第27页 |
3. 调查结果概况分析 | 第27-30页 |
(二) 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相结合现状分析 | 第30-43页 |
1. 已经取得的成绩 | 第31-32页 |
2. 存在的问题 | 第32-39页 |
3.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9-43页 |
四.大学生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相结合的路径 | 第43-52页 |
(一) 确立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 第43-45页 |
1. 确立指导思想 | 第43-44页 |
2. 确立基本原则 | 第44-45页 |
(二) 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建设 | 第45-48页 |
1. 贯彻“依法治校,以德治校”的方针 | 第46-47页 |
2. 要实现“三个”结合 | 第47-48页 |
(三) 加强社会环境建设 | 第48-49页 |
1. 完善家庭教育、提高家长素质 | 第48页 |
2. 树立良好的信用道德和社会风气 | 第48-49页 |
(四) 强化大学生自我完善 | 第49-52页 |
1. 从思想上重视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相结合 | 第49-50页 |
2. 严格要求自己,增强主观能动性 | 第50页 |
3. 发扬优秀法制文化和传统美德 | 第50-52页 |
结束语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8-59页 |
附录:大学生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相结合问题调查问卷 | 第59-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