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临床医学论文--护理学论文--护理一般技术论文

心血管患者外周静脉留置针留置部位与细菌定植的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3页
第一章 前言第13-18页
   ·国内外留置针留置时间的研究第13-14页
   ·国内外留置针相关感染的研究第14-15页
   ·国内外留置针留置部位的研究第15页
   ·留置针应用扩展的研究第15-17页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7-18页
第二章 研究对象和方法第18-23页
   ·研究对象第18页
   ·实验材料第18-19页
   ·实验方法第19-22页
   ·统计学方法第22页
   ·质量控制第22-23页
第三章 结果第23-36页
   ·一般资料特征第23-24页
   ·三组患者皮肤消毒后,穿刺部位皮肤样本细菌培养均为无菌生长第24页
   ·三组患者拔除留置针时,穿刺部位皮肤样本细菌培养菌群分布第24-25页
   ·三组患者拔除留置针时,穿刺部位皮肤样本细菌培养阳性率比较第25页
   ·三组患者拔除留置针时,留置针导管作细菌培养菌群分布第25-26页
   ·三组患者拔除留置针时,留置针导管作细菌培养阳性率比较第26-27页
   ·拔针时患者穿刺部位红润率的比较第27页
   ·拔针时患者穿刺部位肿胀率的比较第27-28页
   ·拔针时患者穿刺部位触痛率的比较第28-29页
   ·三组病人在全部的留置时间均无脓性分泌物第29页
   ·不同留置时间、不同留置部位的析因设计的方差分析第29-36页
第四章 讨论第36-40页
   ·正确的无菌屏障是预防留置针感染的基础第36-37页
   ·留置针不同的留置部位对细菌定植的影响第37页
   ·留置针不同留置时间对细菌定植的影响第37-38页
   ·留置针穿刺部位出现红润、肿胀、触痛与留置部位的关系第38-39页
   ·留置针穿刺部位出现红润、肿胀、触痛与留置时间的关系第39页
   ·留置针穿刺部位出现红润、肿胀、触痛与细菌定植的关系第39页
   ·本研究的不足第39-40页
第五章 结论第40-41页
参考文献第41-48页
综述第48-59页
 参考文献第54-59页
致谢第59-60页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第60-61页
附:一般资料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尿液微量清蛋白检测方法的建立与评价
下一篇:湖南省长沙市老年人睡眠质量及相关因素的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