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锚索侧阻力分布规律的研究及应用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8页 |
| ·概述 | 第9页 |
| ·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9-11页 |
| ·预应力锚索侧阻力分布规律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 ·锚固极限侧阻分析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 ·锚固系统界面粘结应力分布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 ·预应力锚固作用机理及群锚效应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页 |
| ·本文的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 第二章 预应力锚索侧阻力分布规律的研究 | 第18-27页 |
| ·锚索的破坏特性分析 | 第18-19页 |
| ·岩石的非线性统一强度理论 | 第19-21页 |
| ·锚索的极限侧阻力的理论计算 | 第21-24页 |
| ·锥形锚索破坏段的侧阻力 | 第22-23页 |
| ·柱形破坏锚索段的侧阻力 | 第23页 |
| ·极限侧阻力计算公式 | 第23-24页 |
| ·锚索锚固段长度的确定 | 第24-26页 |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 第三章 预应力锚索侧阻力检测试验研究 | 第27-41页 |
| ·前言 | 第27页 |
| ·试验原材料及物理力学指标 | 第27-29页 |
| ·岩石及其力学指标 | 第27-28页 |
| ·注浆体及其物理力学指标 | 第28页 |
| ·锚索体及其物理力学指标 | 第28-29页 |
| ·岩锚试件的制备 | 第29-30页 |
| ·锚索锚固力检测试验 | 第30-34页 |
| ·实验结果 | 第34-39页 |
| ·结果数据 | 第34-36页 |
| ·锚索网度对普通锚锚固性能的影响 | 第36-37页 |
| ·内锚固段长度对普通锚锚固性能的影响 | 第37-38页 |
| ·岩石类型对预应力岩锚锚固性能的影响 | 第38-39页 |
|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 第四章 岩体中预应力锚索力学行为数值模拟 | 第41-62页 |
| ·FLAC3D软件介绍及拉格朗日元法基本原理 | 第41-46页 |
| ·FLAC3D软件介绍 | 第41-42页 |
| ·连续介质快速拉格朗日分析基本原理 | 第42-46页 |
| ·模型的建立及计算方案的确定 | 第46-48页 |
| ·初始应力场与边界条件的确定 | 第46页 |
| ·岩体力学参数的选取 | 第46-47页 |
| ·实体模型的建立 | 第47页 |
| ·数值模拟方案的确定 | 第47-48页 |
| ·数值模拟结果及锚索支护机理分析 | 第48-60页 |
| ·考虑锚固段长度影响的数值结果分析 | 第48-52页 |
| ·考虑岩石强度影响的数值结果分析 | 第52-56页 |
| ·考虑锚索布置网度影响的数值结果分析 | 第56-60页 |
|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 第五章 预应力锚索在马路坪矿的工程应用 | 第62-76页 |
| ·工程地质条件 | 第62-63页 |
| ·预应力锚索支护参数确定 | 第63-67页 |
| ·预应力锚索布置方式 | 第63页 |
| ·预应力锚索内锚固段长度的确定 | 第63-64页 |
| ·预应力锚索极限侧阻力的计算 | 第64页 |
| ·预应力锚索行间距的选取 | 第64-67页 |
| ·支护方案数值模拟分析 | 第67-73页 |
| ·数值模型的建立 | 第67-68页 |
| ·位移与变形特征 | 第68页 |
| ·应力分布特征 | 第68-72页 |
| ·塑性区分布特征 | 第72-73页 |
| ·预应力锚索设计方案的确定 | 第73-74页 |
| ·预应力锚索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 第74-76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6-78页 |
| ·主要结论 | 第76-77页 |
| ·展望 | 第77-78页 |
| 参考文献 | 第78-83页 |
| 致谢 | 第83-85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成果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