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塔西佗陷阱”的政治智慧--应对部分政府官员公信力缺失的对策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6页 |
| 目录 | 第6-8页 |
| 1 引言 | 第8-12页 |
|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8-9页 |
| ·研究背景 | 第8页 |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8-9页 |
| ·研究现状及其评价 | 第9-10页 |
|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 ·本文创新点 | 第11-12页 |
| 2 政府官员公信力与政府公信力 | 第12-15页 |
| ·概念界定 | 第12-13页 |
| ·政府官员公信力与政府公信力的关系 | 第13-14页 |
| ·“塔西佗陷阱”及其在政治学上的意义 | 第14-15页 |
| 3 政府官员公信力的现状分析 | 第15-29页 |
| ·《小康》杂志调查的结论评价 | 第15-17页 |
| ·东方中国信用关系特点 | 第17-18页 |
| ·本文对政府官员公信力的深层分析 | 第18-25页 |
| ·社会现象折射出政府官员公信力 | 第25-29页 |
| ·非主观故意型 | 第25-26页 |
| ·主观故意型 | 第26-29页 |
| 4 政府官员公信力缺失的因素分析 | 第29-33页 |
| ·部分政府官员造假行为折射其选拔任用制度存在缺陷 | 第29-30页 |
| ·个别政府官员能力不足 | 第30页 |
| ·政府官员考核制度导向出现偏差 | 第30-31页 |
| ·政府官员失信成本低 | 第31-32页 |
| ·政府官员的权力缺乏有效的约束和监督 | 第32页 |
| ·公共信息缺乏透明度 | 第32-33页 |
| 5 应对部分政府官员公信力缺失的对策 | 第33-39页 |
| ·完善现行的政府官员选拔及任用制度 | 第33-34页 |
| ·建立激发政府官员提升履职能力的动态管理机制 | 第34-35页 |
| ·建立全面的诚信考核机制 | 第35-36页 |
| ·建立政府官员失信责任追究制 | 第36页 |
| ·明晰政府管理清单划定权力边界 | 第36-37页 |
| ·建立权力公开透明运作机制 | 第37-39页 |
| 结语 | 第39-41页 |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 附录 | 第44-46页 |
| 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6-47页 |
| 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