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24页 |
| ·硝基苯废水的来源 | 第9页 |
| ·硝基苯废水的特点及危害 | 第9-10页 |
| ·硝基苯废水的处理技术 | 第10-15页 |
| ·吸附法 | 第10-11页 |
| ·汽提法 | 第11-12页 |
| ·萃取法 | 第12页 |
| ·Fenton试剂和类Fenton试剂法 | 第12页 |
| ·光催化氧化法 | 第12-13页 |
| ·生物法 | 第13-14页 |
| ·电化学法 | 第14-15页 |
| ·铁炭微电解法的工艺技术 | 第15-22页 |
| ·铁炭微电解法处理废水的机理 | 第15-16页 |
| ·铁炭微电解法的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 | 第16-20页 |
| ·铁炭微电解法所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 第20-21页 |
| ·铁炭微电解法的优化 | 第21-22页 |
| ·本文研究的意义和内容 | 第22-23页 |
| ·本文的技术路线 | 第23-24页 |
| 第2章 硝基苯废水浓度检测方法的确定 | 第24-35页 |
| ·概述 | 第24页 |
| ·分光光度法检测硝基苯废水浓度的研究 | 第24-30页 |
| ·实验材料 | 第24-25页 |
| ·检测方法的确定 | 第25-27页 |
| ·pH值对分光光度法的影响 | 第27-28页 |
| ·苯胺对分光光度法的影响 | 第28页 |
| ·Fe~(2+)、Fe~(3+)对分光光度法的影响 | 第28-30页 |
| ·气相色谱法检测硝基苯废水浓度的研究 | 第30-34页 |
| ·气相色谱法参数的设定 | 第30-32页 |
| ·pH值对气相色谱法的影响 | 第32-33页 |
| ·苯胺对气相色谱法的影响 | 第33页 |
| ·Fe~(2+)、Fe~(3+)对气相色谱法的影响 | 第33-34页 |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 第3章 铁炭微电解法处理硝基苯废水工艺参数的确定 | 第35-46页 |
| ·概述 | 第35-37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37-38页 |
| ·实验药品与仪器及实验方法 | 第37-38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8-45页 |
| ·铁炭微电解法的最优验证 | 第38-39页 |
| ·铁炭微电解法工艺参数的确定 | 第39-45页 |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 第4章 铁炭微电解法处理硝基苯废水的动力学研究 | 第46-54页 |
| ·概述 | 第46-47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47-48页 |
| ·实验试剂及仪器 | 第47页 |
| ·实验过程及分析方法 | 第47-48页 |
| ·动力学方程的拟合 | 第48-53页 |
| ·铁炭量的影响 | 第48-49页 |
| ·初始pH值的影响 | 第49页 |
| ·初始硝基苯废水浓度的影响 | 第49-50页 |
| ·初始电解质浓度的影响 | 第50-51页 |
| ·总反应的动力学方程拟合 | 第51-53页 |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 第5章 不同的盐分对铁炭微电解法处理硝基苯废水的影响 | 第54-68页 |
| ·概述 | 第54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54-55页 |
| ·实验试剂和器材 | 第54-55页 |
| ·实验方法 | 第55页 |
| ·不同离子对硝基苯废水处理的影响 | 第55-67页 |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 第6章 结论 | 第68-70页 |
| ·全文总结 | 第68页 |
| ·论文特色和创新 | 第68-69页 |
| ·本文不足与展望 | 第69-70页 |
| 参考文献 | 第70-75页 |
| 致谢 | 第75-76页 |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