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地方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的地方政府行为研究--以桐庐县为例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第一章 导论第9-18页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第9-10页
  一、研究背景第9页
  二、研究意义第9-10页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0-16页
  一、关于农业产业化的国内外文献梳理第10-12页
  二、关于地方政府行为的国内外文献梳理第12-14页
  三、农业产业化领域内以政府为研究对象的国内外文献梳理第14-15页
  四、研究评述第15-16页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第16页
  一、研究思路第16页
  二、研究框架第16页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难点第16-18页
  一、研究方法第16-17页
  二、研究难点第17-18页
第二章 相关概念概述及本文的理论基础第18-27页
 第一节 农业产业化相关概述第18-21页
  一、农业产业化概念的界定第18-19页
  二、农业产业化的经营要素及组织形式第19-20页
  三、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意义第20-21页
 第二节 地方政府行为相关概述第21-23页
  一、地方政府行为概念的界定第21-22页
  二、地方政府行为的双重性第22-23页
 第三节 本文的理论基础第23-27页
  一、制度变迁理论第23-24页
  二、新公共管理理论第24-25页
  三、相关理论对本研究的适用性第25-27页
第三章 桐庐县农业产业化与地方政府行为第27-45页
 第一节 桐庐县农业产业化的背景第27-28页
  一、桐庐县概况第27页
  二、农业产业化经营之前的农业与农村经济第27-28页
 第二节 桐庐县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地方政府行为变迁第28-39页
  一、农业产业化第一阶段中的地方政府行为第28-29页
  二、农业产业化第二阶段中的地方政府行为第29-39页
 第三节 桐庐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成效第39-45页
  一、农业产业化道路步入正轨第39-41页
  二、农业产业化与“三农”发展第41-45页
第四章 桐庐县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的地方政府行为分析第45-57页
 第一节 “有所为”和“有所不为”第45-49页
  一、“有所为”第45-46页
  二、“有所不为”第46-47页
  三、“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理论分析第47-49页
 第二节 地方政府行为变迁的动力系统第49-54页
  一、政府职能第50-51页
  二、制度环境第51-52页
  三、利益驱动第52-54页
 第三节 桐庐县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地方政府行为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第54-57页
  一、地方政府行为存在的主要问题第54-55页
  二、角色定位有误:地方政府行为失范的主要原因第55-57页
第五章 现阶段地方政府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政策建议第57-65页
 第一节 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制度保障第57-59页
  一、政策支持,为农业产业化发展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第58页
  二、推进土地流转制,为农业产业化提供制度支持第58-59页
 第二节 积极培育农业产业组织第59-61页
  一、重点培育龙头企业第59-60页
  二、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第60-61页
 第三节 明确角色定位和行为边界,防范行为失范第61-65页
  一、明确角色定位第61-62页
  二、界定行为边界第62页
  三、防范行为失范第62-65页
结语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70页
附录一:访谈提纲第70-71页
附录二:桐庐县规范化农民专业合作社基本情况考核表第71-72页
致谢第72-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子女外出对农村老人照料及经济支持影响研究
下一篇:企业家才能视角下的地方政府行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