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绪论 | 第10-15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第11-13页 |
·研究对象及内容 | 第11-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可能的创新点 | 第13-15页 |
2 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 第15-49页 |
·征收相关文献回顾 | 第15-33页 |
·基本概念界定 | 第15-17页 |
·中国现行的征收制度 | 第17-19页 |
·征收制度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9-33页 |
·抵制行为研究文献 | 第33-42页 |
·抵制 | 第33-34页 |
·抵制与冲突概念的辨识 | 第34页 |
·土地所有者或者使用者的行为理论 | 第34-37页 |
·土地所有者或使用者的抵制行为研究 | 第37-40页 |
·征地拆迁抵制行为产生的后果研究 | 第40-42页 |
·文献综合评述 | 第42-43页 |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43-49页 |
·行为原理 | 第43-45页 |
·社会冲突理论 | 第45-46页 |
·社会风险与公共危机理论 | 第46-47页 |
·治理和善治理论 | 第47-49页 |
3 征地拆迁抵制行为发生的社会背景及具体表现策略 | 第49-59页 |
·征地拆迁抵制行为发生的社会背景 | 第49-53页 |
·社会转型与结构变迁 | 第49-50页 |
·权利利益意识的觉醒与高压下的维稳体制 | 第50-51页 |
·高房价高地价成为各种社会矛盾的焦点 | 第51-53页 |
·征地拆迁抵制行为的具体表现策略 | 第53-57页 |
·弱者化 | 第53-54页 |
·合法化 | 第54-55页 |
·媒介化 | 第55页 |
·利益化 | 第55-56页 |
·极端化 | 第56-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4 征地拆迁抵制行为的相关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 第59-91页 |
·当前杭州征地拆迁抵制行为调查分析 | 第59-69页 |
·调查方法及基本数据来源 | 第60-61页 |
·征地拆迁的意愿及预期分析 | 第61-65页 |
·征地拆迁抵制问题现状及倾向调查 | 第65-68页 |
·征地拆迁抵制冲突问题治理现状 | 第68-69页 |
·征地拆迁抵制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69-89页 |
·基本个体特征与征地拆迁抵制行为的关系研究 | 第75-80页 |
·社会资本与征地拆迁抵制行为的关系研究 | 第80-82页 |
·社会保障与征地拆迁抵制行为的关系研究 | 第82-84页 |
·相关制度及社会背景感知与征地拆迁抵制行为的关系研究 | 第84-89页 |
·本章小结 | 第89-91页 |
5 征地拆迁抵制行为风险扩散的动态模型 | 第91-111页 |
·结构方程概述 | 第91-94页 |
·假设的提出与模型的构建 | 第94-96页 |
·数据的检验及模拟 | 第96-100页 |
·数据检验 | 第96-99页 |
·初始模型模拟 | 第99-100页 |
·模型的修正 | 第100-103页 |
·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103-109页 |
·本章小结 | 第109-111页 |
6 抵制行为调适机制的构建——政策建议 | 第111-125页 |
·完善征地拆迁制度 | 第111-118页 |
·提高公众参与机制 | 第111-113页 |
·坚持合理的补偿机制 | 第113-115页 |
·完善失地失房者的社会保障体系 | 第115-116页 |
·注重政策的统一性和权威性 | 第116-118页 |
·改善干群关系,提高政府公信力 | 第118-119页 |
·构建多元化解决机制 | 第119-123页 |
·目前治理主体现状及缺陷 | 第119-120页 |
·治理主体的优化——引进社会组织作为中立第三方协调治理 | 第120-123页 |
·正确引导媒体的舆论导向 | 第123-125页 |
7 研究结论及不足 | 第125-129页 |
·研究主要结论 | 第125-127页 |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127-129页 |
参考文献 | 第129-141页 |
附录一 居民问卷 征地拆迁相关问题调查 | 第141-145页 |
附录二 政府官员访谈问卷 征地拆迁 | 第145-147页 |
致谢 | 第147-149页 |
作者在学期间所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 第1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