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权式酒店之法律规范研究
内容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5页 |
目录 | 第5-7页 |
引言 | 第7-9页 |
第一章 产权式酒店释义 | 第9-18页 |
第一节 产权式酒店内涵及相似概念比较 | 第9-12页 |
一、产权式酒店的内涵 | 第9-10页 |
二、相似概念的比较 | 第10-12页 |
第二节 产权式酒店的产权性质和法律特征 | 第12-16页 |
一、产权式酒店的产权性质 | 第12-15页 |
二、产权式酒店的法律特征 | 第15-16页 |
第三节 产权式酒店与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比较 | 第16-18页 |
第二章 我国产权式酒店立法的必要性、可行性分析 | 第18-27页 |
第一节 必要性分析 | 第18-24页 |
一、法律风险 | 第18-21页 |
二、诚信风险 | 第21-22页 |
三、市场风险 | 第22-24页 |
第二节 可行性分析 | 第24-27页 |
一、以“利用”为中心的发展新趋势 | 第24-25页 |
二、市场优势 | 第25-27页 |
第三章 国外相关行业立法概况及对我国的启示 | 第27-33页 |
第一节 英国、美国、马来西亚相关立法概况 | 第27-31页 |
一、英国的立法概况 | 第27-29页 |
二、美国的立法概况 | 第29-30页 |
三、马来西亚的立法概况 | 第30-31页 |
第二节 国外相关立法对我国的启示 | 第31-33页 |
一、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 | 第31页 |
二、以保护投资者权益为核心 | 第31-32页 |
三、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 第32-33页 |
第四章 我国产权式酒店的法律规范 | 第33-41页 |
第一节 相关原则性建议 | 第33-35页 |
一、规范的基本原则 | 第33-34页 |
二、各主体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调 | 第34-35页 |
第二节 若干具体建议 | 第35-41页 |
一、确立归口管理部门 | 第35-36页 |
二、明确建设用地的性质 | 第36-37页 |
三、引入第三方担保 | 第37页 |
四、建立信息披露制度 | 第37-38页 |
五、引入冷却期制度 | 第38-39页 |
六、约定回购条款,确立退出机制 | 第39-41页 |
结语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