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高蜡柴油低温流动性改进剂的研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1 绪论 | 第10-23页 |
| ·背景意义 | 第10-11页 |
| ·柴油的低温性能指标 | 第11-12页 |
| ·评价柴油低温性能的指标 | 第11页 |
| ·我国常用柴油性能指标 | 第11-12页 |
| ·柴油低温流动性改进的发展历史 | 第12-16页 |
| ·国外柴油低温流动改进剂的研究概况 | 第12-14页 |
| ·国内柴油低温流动性改进剂的发展概况 | 第14-16页 |
| ·柴油低温流动性改进剂的分类方法 | 第16-18页 |
| ·具有乙烯骨架的聚合物 | 第16-17页 |
| ·具有梳形结构的聚合物 | 第17页 |
| ·极性含氮类添加剂 | 第17-18页 |
| ·烷基芳烃类 | 第18页 |
| ·柴油低温流动性改进剂的发展趋势 | 第18-19页 |
| ·DFI 的成份向多组分复配方向发展 | 第18页 |
| ·聚合物的空间结构向高分散性方向发展 | 第18页 |
| ·DFI 新应用领域的研究 | 第18-19页 |
| ·DFI 分子设计的方向 | 第19页 |
| ·柴油低温流动性改进剂的作用机理 | 第19-23页 |
| ·成核理论 | 第19-20页 |
| ·共晶理论 | 第20-21页 |
| ·吸附理论 | 第21-22页 |
| ·改善蜡的溶解性理论 | 第22页 |
| ·吸附-共晶理论 | 第22页 |
| ·立体覆盖-分散原理 | 第22页 |
| ·几种降凝机理并存 | 第22-23页 |
| 2 柴油低温流动性改进剂的合成 | 第23-38页 |
| ·引言 | 第23页 |
| ·主要实验仪器、药品 | 第23-24页 |
| ·主要实验仪器 | 第23页 |
| ·主要实验药品 | 第23-24页 |
| ·柴油低温流动性测试方法 | 第24页 |
| ·冷滤点测试方法 | 第24页 |
| ·凝固点测试方法 | 第24页 |
| ·柴油低温流动性改进剂的制备方法 | 第24-27页 |
| ·甲基丙烯酸高碳酯的合成 | 第24-25页 |
| ·聚合物的合成 | 第25-27页 |
| ·柴油低温流动性改进剂的调配 | 第27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27-36页 |
| ·甲基丙烯酸高碳酯的实验结果分析 | 第27-29页 |
| ·聚合反应的实验结果分析 | 第29-36页 |
| ·柴油低温流动性改进剂的降滤效果 | 第36页 |
| ·结论 | 第36-38页 |
| 3 新型高蜡柴油流动性改进剂的筛选 | 第38-51页 |
| ·引言 | 第38页 |
| ·实验仪器、药品及方法 | 第38-39页 |
| ·主要实验仪器 | 第38页 |
| ·主要实验药品 | 第38-39页 |
| ·柴油低温流动性的测试方法 | 第39-40页 |
| ·柴油冷滤点的测试方法 | 第39页 |
| ·柴油凝点检测方法 | 第39-40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0-45页 |
| ·DM 型剂对 0#柴油的感受性 | 第40-41页 |
| ·DB 型剂对 0#柴油的感受性 | 第41页 |
| ·DV 型剂对 0#柴油的感受性 | 第41-42页 |
| ·DMV 型剂对 0#柴油的感受性 | 第42-43页 |
| ·DMB 型剂对 0#柴油的感受性 | 第43-44页 |
| ·DBV 型剂对 0#柴油的感受性 | 第44-45页 |
| ·柴油低温流动性改进剂的降滤效果 | 第45-47页 |
| ·表面活性剂的增溶作用 | 第45-46页 |
| ·DFI 的协同作用 | 第46-47页 |
| ·加剂量对降凝降滤效果的影响 | 第47页 |
| ·不同产地 0#柴油对于同类型的剂的感受性 | 第47-50页 |
| ·不同产地 0#柴油对 DV11 型剂的感受性 | 第47-48页 |
| ·不同产地 0#柴油对 DV2 型剂的感受性 | 第48-49页 |
| ·不同产地 0#柴油对 DBV8 型剂的感受性 | 第49-50页 |
| ·不同产地 0#柴油对 DMV13 型剂的感受性 | 第50页 |
| ·结论 | 第50-51页 |
| 4 柴油低温流动性改进剂制备装置的设计制作 | 第51-56页 |
| ·引言 | 第51页 |
| ·主要实验药品 | 第51页 |
| ·石蜡基柴油降凝剂生产装置工艺流程 | 第51-53页 |
| ·高碳酯的制作过程 | 第51-53页 |
| ·聚合物的合成 | 第53页 |
| ·聚合物的调和 | 第53页 |
| ·降凝、降滤效果的测试方法 | 第53页 |
| ·柴油冷滤点的测定 | 第53页 |
| ·柴油凝固点的测定 | 第53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3-55页 |
| ·降凝降滤效果考证 | 第53-54页 |
| ·酯化反应水洗效果比较 | 第54-55页 |
| ·结论 | 第55-56页 |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