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地质学论文--构造地质学论文

苏鲁造山带浅部构造特征及深部动力学过程分析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一章 引言第10-15页
   ·论文选题来源和研究意义第10页
   ·相关研究现状第10-12页
     ·造山带研究现状第10-12页
     ·超高压变质带研究现状第12页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2-14页
   ·论文工作量第14-15页
第二章 区域物质组成第15-32页
   ·本区地层第15-20页
     ·变质地层第15-17页
     ·沉积地层第17-18页
     ·地层划分分析第18-20页
   ·邻区地层第20-24页
     ·胶莱盆地-胶北隆起区第20-21页
     ·鲁西-郯庐断裂地层区第21-22页
     ·苏北盆地区第22页
     ·地层对比分析第22-24页
   ·侵入岩第24-28页
     ·侵入岩谱系划分第24-26页
     ·侵入岩活动规律第26-28页
   ·超高压、高压变质岩带第28-30页
     ·超高压变质岩的主要类型第28页
     ·高压变质岩的主要类型第28-29页
     ·变质带的划分第29-30页
   ·小结第30-32页
第三章 浅部几何结构分析第32-53页
   ·构造单元划分和控制性断裂第32-35页
     ·构造单元划分第32页
     ·控制性断裂第32-35页
   ·构造单元分区分析第35-46页
     ·威海构造小区第35-40页
     ·胶南构造小区第40-44页
     ·连云港构造小区第44-45页
     ·主要构造类型发育情况第45-46页
   ·典型构造样式分析第46-51页
     ·逆冲推覆构造第46-47页
     ·走滑构造第47-48页
     ·穹窿构造第48-49页
     ·正滑构造第49-50页
     ·环、弧状构造第50-51页
   ·小结第51-53页
第四章 深部地球物理信息分析第53-68页
   ·地球物理场特征第53-63页
     ·区域重力场第53-55页
     ·区域地磁场第55-57页
     ·电磁测深第57-59页
     ·区域弹性波场第59-63页
   ·深反射地震剖面第63-68页
第五章 苏鲁造山带的动力学演化第68-74页
   ·碰撞前的背景第68-69页
   ·苏鲁造山带演化过程第69-74页
     ·前期俯冲阶段第69-70页
     ·拉张折返阶段第70-71页
     ·后期俯冲阶段第71-72页
     ·调整结合阶段第72页
     ·伸展减薄阶段第72-74页
结论第74-76页
参考文献第76-82页
致谢第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埕岛地区明化镇组油气成藏规律
下一篇:电磁卫星高能粒子处理方法研究与初步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