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ibor运行的现实考察和发展理路
中文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中文文摘 | 第4-7页 |
目录 | 第7-10页 |
绪论 | 第10-18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一、研究的背景 | 第10-11页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11页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11-18页 |
一、国外相关理论的回顾 | 第11-13页 |
二、国内相关理论 | 第13-15页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5页 |
四、创新之处 | 第15-18页 |
第1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 | 第18-26页 |
·相关概念 | 第18-20页 |
·Shibor | 第18页 |
·基准利率 | 第18-19页 |
·同业拆借利率 | 第19-20页 |
·相关理论 | 第20-26页 |
·利率决定理论 | 第20-23页 |
·“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理论 | 第23-26页 |
第2章 Shibor的运行现状 | 第26-32页 |
·Shibor推出的背景和意义 | 第26-27页 |
·Shibor推出的背景 | 第26-27页 |
·Shibor推出的意义 | 第27页 |
·Shibor利率的运行机制 | 第27-29页 |
·Shibor利率的报价机制 | 第27-28页 |
·运行现状 | 第28-29页 |
·Shibor的不足 | 第29-32页 |
·拆借规模小 | 第29-30页 |
·报价行报价水平低 | 第30页 |
·与Shibor相关的金融衍生品少 | 第30-32页 |
第3章 Shibor基准性的实证分析 | 第32-40页 |
·Shibor各期限利率相关性分析 | 第32-33页 |
·相关性分析 | 第33页 |
·分析结论 | 第33页 |
·Shibor与债券回购利率的定量比较分析 | 第33-35页 |
·相关性检验 | 第34页 |
·Granger因果检验 | 第34-35页 |
·分析结论 | 第35页 |
·Shibor与中央银行票据利率的实证研究 | 第35-37页 |
·相关性检验 | 第36页 |
·Granger因果检验 | 第36-37页 |
·分析结论 | 第37页 |
·与宏观经济指标的相关性 | 第37-38页 |
·相关性检验 | 第37-38页 |
·分析结论 | 第38页 |
·实证分析结论 | 第38-40页 |
第4章 国外基准利率的比较和借鉴 | 第40-50页 |
·伦敦同业拆借利率(Libor) | 第40-42页 |
·Libor的简介 | 第40页 |
·Libor的运行机制 | 第40-41页 |
·配套措施 | 第41-42页 |
·美国联邦基金利率(FFR) | 第42-45页 |
·FFR简介 | 第42-43页 |
·FFR的运行机制 | 第43页 |
·配套措施 | 第43-45页 |
·Libor的危机 | 第45-47页 |
·Libor的危机 | 第45-46页 |
·Libor的改革 | 第46-47页 |
·对Shibor的借鉴作用 | 第47-50页 |
·丰富市场主体 | 第47页 |
·提高报价行报价能力 | 第47-48页 |
·完善报价制度 | 第48-49页 |
·建立以Shibor为引导的货币传导机制 | 第49-50页 |
第5章 Shibor的发展的前景展望和发展理路 | 第50-56页 |
·Shibor的前景展望 | 第50-53页 |
·货币市场的基准利率 | 第50-51页 |
·公开市场操作以Shibor为参考 | 第51-52页 |
·金融衍生品创新以Shibor为基准 | 第52-53页 |
·发展理路 | 第53-56页 |
·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 第53-54页 |
·加大Shibor的宣传力度 | 第54-55页 |
·建立创新与监管相融的管理制度 | 第55-56页 |
第6章 结论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62-64页 |
致谢 | 第64-66页 |
个人简历 | 第66-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