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绪论 | 第8-12页 |
第一章 老舍构建北京民俗的三维空间 | 第12-25页 |
第一节 回忆式的叙述模式 | 第12-18页 |
一、民俗心态人物群体 | 第12-16页 |
二、改弦易张的群像 | 第16-18页 |
第二节 互视式的建构模式 | 第18-22页 |
第三节 人伦式的展示模式 | 第22-25页 |
第二章 老舍小说中方言俗语的审美功能 | 第25-41页 |
第一节 京片子与京刀子 | 第25-30页 |
第二节 称谓语 | 第30-36页 |
第三节 评书式的叙述语言 | 第36-41页 |
第三章 老舍小说中北京民俗书写的文学史意义 | 第41-54页 |
第一节 古典文学对老舍民俗书写的影响 | 第41-47页 |
第二节 老舍笔下北京民俗书写与“五四”新文学的关系 | 第47-54页 |
结语 | 第54-56页 |
参考书目 | 第56-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附: 本人读研期间发表科研论文及获奖情况一览表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