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第1-7页 |
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缩略语表 | 第11-12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26页 |
1 苏云金芽胞杆菌研究进展 | 第12-21页 |
·苏云金芽胞杆菌研究概况 | 第12-13页 |
·杀虫晶体蛋白及杀虫晶体蛋白基因 | 第13-14页 |
·苏云金芽胞杆菌的杀虫机理 | 第14-15页 |
·苏云金芽胞杆菌作为生物杀虫剂及其他用途的应用研究 | 第15-21页 |
·应用研究概况 | 第15-18页 |
·抗性问题 | 第18-21页 |
2 小菜蛾防治研究进展 | 第21-25页 |
·物理防治 | 第21-22页 |
·化学防治 | 第22页 |
·农业防治 | 第22-24页 |
·蔬菜品种 | 第22页 |
·品种时空布局 | 第22-24页 |
·生物防治 | 第24页 |
·Bt防治小菜蛾现状 | 第24-25页 |
3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25-26页 |
第二章 分离株对小菜蛾生物活性研究 | 第26-37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6-28页 |
·分离株和培养基 | 第26页 |
·供试分离株 | 第26页 |
·培养基 | 第26页 |
·试虫 | 第26-27页 |
·菌株的培养 | 第27页 |
·分离株发酵液的制备 | 第27页 |
·菌株的复壮与纯化 | 第27页 |
·生物活性测定 | 第27-28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8-35页 |
·29株分离株对小菜蛾生物活性初筛结果 | 第28-30页 |
·5株分离株对小菜蛾生物活性复筛结果 | 第30-32页 |
·分离株XF50 Ld-p线测定 | 第32页 |
·分离株XF50与标准株HD73及工程菌WG-001生物活性比较 | 第32-35页 |
·对小菜蛾毒力测定 | 第32-34页 |
·对甜菜夜蛾毒力测定 | 第34-35页 |
3 讨论 | 第35-37页 |
第三章 新菌株分子特性研究 | 第37-58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7-47页 |
·试验材料 | 第37-41页 |
·供试菌株 | 第37页 |
·常用培养基 | 第37-38页 |
·常用试剂及溶液 | 第38-40页 |
·常用仪器设备 | 第40页 |
·常用试剂盒 | 第40-41页 |
·试验方法 | 第41-47页 |
·形态观察 | 第41页 |
·培养特征 | 第41页 |
·生理生化反应 | 第41页 |
·生长情况观察 | 第41页 |
·伴孢晶体蛋白SDS-PAGE分析 | 第41页 |
·Bt菌株质粒DNA的提取 | 第41-42页 |
·琼脂糖凝胶电泳 | 第42-43页 |
·PCR反应 | 第43-45页 |
·cry基因PCR产物的克隆和PCR-RFLP分析 | 第45-47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7-56页 |
·分离株培养形状及形态观察 | 第47页 |
·培养特征和生理生化反应 | 第47-49页 |
·分离株XF50和HD73的生长特性 | 第49页 |
·杀虫晶体蛋白SDS-PAGE分析 | 第49-50页 |
·质粒DNA图谱分析 | 第50-51页 |
·杀虫晶体蛋白基因型鉴定 | 第51-53页 |
·PCR-RFLP分析 | 第53-56页 |
3 讨论 | 第56-58页 |
第四章 全文总结 | 第58-61页 |
1 论文研究的主要结论 | 第58-59页 |
·生物活性测定 | 第58页 |
·生长特性及生理生化鉴定 | 第58-59页 |
·分子特性鉴定 | 第59页 |
2 文章的创新之处 | 第59页 |
3 展望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