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肿瘤学论文--泌尿生殖器肿瘤论文--男性生殖器肿瘤论文--前列腺肿瘤论文

PSMA靶向的纳米主动靶向给药系统构建及其抗前列腺癌作用研究

摘要第1-13页
Abstract第13-16页
缩略词表第16-17页
前言第17-22页
 参考文献第19-22页
第一章 PSMA 抗体修饰的纳米主靶向动给药系统构建及其体外评价第22-50页
 第一节 PAMAM-PEG-MAB的合成和体外评价第23-36页
  1 仪器和材料第23-25页
   ·仪器第23-24页
   ·试剂和材料第24页
   ·细胞株第24-25页
  2 实验方法第25-27页
   ·细胞培养第25页
   ·PAMAM-PEG-mAb 的合成第25页
   ·PAMAM-PEG-mAb 的结构鉴定第25-26页
     ·~1HNMR 鉴定第25-26页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鉴定第26页
   ·经不同分子修饰的 PAMAM 载体高分子体外性质的考察第26-27页
     ·前列腺癌细胞 PC3 和 LNCaP 摄取 PAMAM-PEG-mAb 的浓度依赖性考察第26页
     ·前列腺癌细胞 PC3 和 LNCaP 摄取不同 PAMAM 载体高分子的性质考察第26-27页
   ·数据处理和统计方法第27页
  3 结果第27-33页
   ·PAMAM-PEG-mAb 的结构鉴定第27-30页
     ·~1HNMR 鉴定结果第27-29页
     ·SDS聚丙烯酞胺凝胶电泳(SDS-PAGE)鉴定结果第29-30页
   ·不同修饰的 PAMAM 体外性质的考察结果第30-33页
       ·前列腺癌细胞 PC3 和 LNCaP 摄取 PAMAM-PEG-mAb 的浓度依赖性.第30-32页
     ·前列腺癌细胞 LNCaP 摄取不同 PAMAM 载体高分子的性质第32-33页
  4 讨论第33-35页
   ·PAMAM-PEG-mAb 的合成第34页
   ·PAMAM-PEG-mAb 的体外细胞摄取特性第34-35页
  5 小结第35-36页
 第二节 PAMAM-PEG-MAB纳米主动靶向给药系统的制备和体外评价第36-47页
  1 仪器和材料第36-38页
   ·仪器第36-37页
   ·试剂和材料第37-38页
   ·细胞株第38页
  2 实验方法第38-40页
   ·细胞培养第38页
   ·PAMAM-PEG-mAb/DNA 载基因纳米粒的制备第38-39页
   ·载基因纳米复合物的表征第39页
     ·凝胶电泳阻滞实验第39页
     ·粒径第39页
     ·Zeta 电位第39页
   ·载基因纳米复合物的稳定性考察第39-40页
   ·载基因纳米粒的体外表达效率考察第40页
     ·定性观察基因表达第40页
     ·定量观察基因表达第40页
   ·数据处理和统计方法第40页
  3 结果第40-45页
   ·纳米粒的表征第40-43页
   ·纳米复合物的稳定性第43-44页
   ·纳米复合物的体外转染效率第44-45页
     ·定性观察结果第44页
     ·定量观察结果第44-45页
  4 讨论第45-46页
   ·载基因纳米复合物表征和稳定性考察第45-46页
   ·载基因纳米粒体外转染效率考察第46页
  5 小结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50页
第二章 A103.2 适体修饰的纳米主靶向动给药系统构建及其体内外评价第50-77页
 第一节 PAMAM-PEG-APT 的合成和体外评价第51-63页
  1 仪器和材料第51-53页
   ·仪器第51-52页
   ·试剂和材料第52-53页
   ·细胞株第53页
  2 实验方法第53-55页
   ·细胞培养第53页
   ·PAMAM-PEG-APT 的合成第53页
   ·PAMAM-PEG-APT 的结构鉴定第53-54页
     ·~1HNMR 鉴定第54页
   ·经不同分子修饰的 PAMAM 载体高分子体外性质的考察第54页
     ·前列腺癌细胞 PC3 和 LNCaP 摄取 PAMAM-PEG-APT 的浓度依赖性考察第54页
     ·前列腺癌细胞 PC3 和 LNCaP 摄取不同 PAMAM 载体高分子的性质考察第54页
   ·数据处理和统计方法第54-55页
  3 结果第55-60页
   ·PAMAM-PEG-APT 的结构鉴定第55-57页
     ·~1HNMR 鉴定结果第55-57页
   ·不同修饰的 PAMAM 体外性质的考察结果第57-60页
     ·前列腺癌细胞 PC3 和 LNCaP 摄取 PAMAM-PEG-APT 的浓度依赖性第57-59页
     ·前列腺癌细胞 LNCaP 摄取不同 PAMAM 载体高分子的性质第59-60页
  4 讨论第60-61页
   ·PAMAM-PEG-APT 的合成第60-61页
   ·PAMAM-PEG-APT 的体外细胞摄取特性第61页
  5 小结第61-63页
 第二节 PAMAM-PEG-APT 纳米主动靶向给药系统的制备和体外评价第63-74页
  1 仪器和材料第64-66页
   ·仪器第64-65页
   ·试剂和材料第65-66页
   ·细胞株第66页
  2 实验方法第66-68页
   ·细胞培养第66页
   ·PAMAM-PEG-APT/DNA 载基因纳米粒的制备第66页
   ·载基因纳米复合物的表征第66-67页
     ·凝胶电泳阻滞实验第66页
     ·粒径第66-67页
     ·Zeta 电位第67页
   ·载基因纳米复合物的稳定性考察第67页
   ·载基因纳米粒的体外表达效率考察第67-68页
     ·定性观察基因表达第67页
     ·定量观察基因表达第67-68页
   ·数据处理和统计方法第68页
  3 结果第68-72页
   ·纳米粒的表征第68-70页
   ·纳米粒的稳定性第70-71页
   ·纳米复合物的体外转染效率第71-72页
     ·定性观察结果第71-72页
     ·定量观察结果第72页
  4 讨论第72-74页
   ·载基因纳米粒表征和稳定性考察第73页
   ·载基因纳米粒体外转染效率考察第73-74页
  5 小结第74页
 参考文献第74-77页
第三章 PAMAM-PEG-APT/MIRNA 纳米主动靶向给药系统抗前列腺癌作用研究第77-106页
 第一节 PAMAM-PEG-APT/MIRNA 纳米主动靶向给药系统的制备及对前列腺癌细胞抑制效果评价第78-88页
  1 仪器和材料第78-81页
   ·仪器第78-79页
   ·试剂和材料第79-80页
   ·细胞株第80-81页
   ·miR15a 和 miR161 构建第81页
  2 实验方法第81-83页
   ·细胞培养第81页
   ·PAMAM-PEG-APT/miRNA 纳米复合物构建第81页
   ·PAMAM-PEG-APT/miRNA 纳米复合物表征第81页
     ·粒径第81页
     ·Zeta 电位第81页
   ·PAMAM-PEG-APT/miRNA 纳米复合物对 LNCaP 细胞抑制效果考察第81-82页
   ·PAMAM-PEG-APT/miRNA 纳米复合物对 LNCaP 细胞中 Bcl2、Cyclin D1 和 Wnt3a蛋白抑制效果考察第82-83页
   ·数据处理和统计方法第83页
  3 实验结果第83-86页
   ·PAMAM-PEG-APT/miRNA 纳米复合物表征第83-85页
   ·PAMAM-PEG-APT/miRNA 纳米复合物对 LNCaP 细胞抑制效果第85-86页
   ·PAMAM-PEG-APT/miRNA 纳米复合物对 LNCaP 细胞中 Bcl2、Cyclin D1 和 Wnt3a蛋白抑制效果第86页
  4 讨论第86-87页
   ·PAMAM-PEG-APT/miRNA 纳米复合物表征第87页
   ·PAMAM-PEG-APT/miRNA 纳米复合物对 LNCaP 细胞增殖抑制效果第87页
  5 小结第87-88页
 第二节 PAMAM-PEG-APT/miRNA 纳米主动靶向给药系统体内抗肿瘤效果及安全性评价第88-104页
  1 仪器和材料第88-91页
   ·仪器第88-89页
   ·试剂和材料第89-90页
   ·实验动物第90-91页
  2 实验方法第91-93页
   ·前列腺癌裸鼠移植瘤模型的建立第91页
   ·PAMAM-PEG-APT/miRNA 抗肿瘤治疗第91-93页
     ·动物分组第91页
     ·病理组织免疫组化检测第91-92页
     ·动物血常规及肝、肾功能检测第92页
     ·组织学观察第92页
     ·不同给药组对动物生存率影响考察第92-93页
   ·数据处理和统计方法第93页
  3 结果第93-103页
   ·动物造模实验结果第93-94页
   ·裸鼠平均体重观察结果第94页
   ·裸鼠移植瘤平均体积以及不同给药组肿瘤抑制率观察结果第94-97页
   ·裸鼠血常规及肝、肾功能检测结果第97-98页
   ·裸鼠移植瘤微血管密度凋亡指数观察结果第98-99页
   ·裸鼠移植瘤组织切片观察结果第99-101页
   ·裸鼠移植瘤生存率考察结果第101-103页
  4 讨论第103-104页
   ·PAMAM-PEG-APT/miRNA 给药系统抗肿瘤作用第103页
   ·PAMAM-PEG-APT/miRNA 给药系统安全性评价第103-104页
  5 小结第104页
 参考文献第104-106页
全文总结第106-109页
特色与创新之处第109-110页
综述第110-119页
 1以核酸适配体作为靶头第111-113页
   ·适体聚阳离子载体第111-112页
   ·适体可降解聚合物载体第112-113页
   ·适体小干扰 RNA第113页
 2 以单克隆抗体作为靶头第113-115页
   ·抗体纳米粒第114页
   ·抗体放射性核素第114-115页
   ·抗体化疗药物第115页
 3 问题及展望第115-116页
 参考文献第116-119页
科研工作简介第119-122页
致谢第122页

论文共12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放射性粒子种植治疗胰腺癌的长期疗效:100例患者随访6年的疗效观察
下一篇:Gli1在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