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犯罪的刑法规制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绪论 | 第8-12页 |
| 一、选题缘由 | 第8-9页 |
| (一)研究背景 | 第8页 |
| (二)研究价值 | 第8-9页 |
| 二、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 (一)国外食品安全刑法规制的研究概况 | 第9页 |
| (二)国内食品安全刑法规制的研究概况 | 第9-11页 |
| 研究目标 | 第11页 |
|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 第一章 刑法规制食品安全犯罪行为的理论基础 | 第12-18页 |
| 一、风险刑法理念 | 第12-13页 |
| 二、食品安全犯罪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 | 第13-14页 |
| 三、刑法的惩罚性与保障性 | 第14-16页 |
| 四、严格责任理论 | 第16-18页 |
| 第二章 我国食品安全犯罪行为的刑事规制现状分析 | 第18-35页 |
| 一、对我国食品安全犯罪的立法模式分析 | 第18-19页 |
| (一)刑事立法模式 | 第18-19页 |
| (二)我国食品安全犯罪的刑事立法模式 | 第19页 |
| 二、对我国食品安全犯罪的犯罪构成之分析 | 第19-26页 |
| (一)食品安全犯罪客体的双重性 | 第20-21页 |
| (二)食品安全犯罪客观方面的复杂性 | 第21-24页 |
| (三)食品安全犯罪主体的一般性 | 第24-25页 |
| (四)食品安全犯罪主观方面的单一性 | 第25-26页 |
| 三、现行刑法对食品安全犯罪行为规制不足之简析 | 第26-35页 |
| (一)刑法体系设置不合理 | 第26-28页 |
| (二)刑法对食品安全犯罪行为规制范围的缺陷 | 第28-30页 |
| (三)刑罚设置不够完善 | 第30-35页 |
| 第三章 对食品安全刑法规制的立法完善建议 | 第35-43页 |
| 一、完善食品安全犯罪的相关罪名 | 第35-38页 |
| ﹙一﹚适当增加过失的食品安全犯罪 | 第35-36页 |
| ﹙二﹚适当增加不作为型的食品安全犯罪 | 第36-37页 |
| ﹙三﹚适当惩处食品安全犯罪的预备行为 | 第37页 |
| ﹙四﹚增设持有型食品安全犯罪 | 第37-38页 |
| 二、实现刑法与食品安全法的良好对接 | 第38-39页 |
| 三、刑罚适用的完善 | 第39-43页 |
| (一)罚金刑适用的完善 | 第39-41页 |
| (二)资格刑的完善 | 第41-43页 |
| 结语 | 第43-44页 |
| 参考文献 | 第44-48页 |
| 致谢 | 第48-49页 |
| 个人简历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