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进程中农村留守妇女素质状况及其社会化对策研究--以江西省赣南地区为例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第一章 引言 | 第8-14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8-10页 |
| ·农村留守妇女群体值得关注 | 第8-9页 |
| ·提升农村留守妇女素质势在必行 | 第9-10页 |
| ·研究综述 | 第10-12页 |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0页 |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0-11页 |
| ·研究述评 | 第11-12页 |
|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2-13页 |
| ·研究思路 | 第12页 |
|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 第13-14页 |
| ·研究的创新点 | 第13页 |
| ·研究的不足 | 第13-14页 |
| 第二章 城市化进程与农村留守妇女素质 | 第14-18页 |
| ·概念界定 | 第14-15页 |
| ·城市化进程 | 第14页 |
| ·农村留守妇女 | 第14-15页 |
| ·社会化 | 第15页 |
| ·城市化对农村留守妇女素质的要求 | 第15-16页 |
| ·身心健康意识 | 第15-16页 |
| ·道德健康意识 | 第16页 |
| ·健全的“市民”人格 | 第16页 |
| ·具有谋生基本技能 | 第16页 |
| ·农村留守妇女素质对城市化进程的影响 | 第16-18页 |
| ·消极影响 | 第16-17页 |
| ·积极影响 | 第17-18页 |
| 第三章 城市进程中农村留守妇女素质现状调查分析 | 第18-30页 |
|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18-19页 |
| ·研究对象选取 | 第18页 |
| ·调查被试构成情况 | 第18-19页 |
| ·农村留守妇女素质现状分析 | 第19-26页 |
| ·保健意识弱,身体素质不容乐观 | 第19-21页 |
| ·科学文化素质偏低 | 第21-23页 |
| ·心理素质比较脆弱 | 第23-24页 |
| ·参政意识不高 | 第24-25页 |
| ·社会公德意识弱 | 第25-26页 |
| ·制约农村留守妇女素质提高的因素 | 第26-30页 |
| ·教育落后 | 第26-27页 |
| ·经济条件落后 | 第27-28页 |
| ·精神文化生活缺乏 | 第28页 |
| ·社会保障机制滞后 | 第28页 |
| ·家庭负担重 | 第28页 |
| ·传统文化及观念的制约 | 第28-30页 |
| 第四章 城市化进程中农村留守妇女社会化对策思考 | 第30-38页 |
| ·更新思想道德观念 | 第30-32页 |
| ·健康观 | 第30-31页 |
| ·生存观 | 第31页 |
| ·发展观 | 第31-32页 |
| ·国家提供政策支持 | 第32-33页 |
| ·取消城乡差异的户籍制度 | 第32页 |
| ·完善落实社会保障制度 | 第32-33页 |
| ·建立继续教育机制 | 第33页 |
| ·当地政府提供服务 | 第33-35页 |
| ·建立“乡村教师—留守妇女”片区负责制度 | 第33页 |
| ·提供心理健康服务,提高心理素质 | 第33-34页 |
| ·加强精神文化建设,提高道德水平 | 第34页 |
| ·改进农业生产技术,支持自主创业 | 第34-35页 |
| ·通过培训,提高科学文化素质 | 第35页 |
| ·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作用 | 第35-38页 |
| ·成立互助小组 | 第35-36页 |
| ·发挥群团组织的作用 | 第36页 |
| ·加强社会舆论宣传,发挥企业的作用 | 第36-38页 |
| 结论 | 第38-39页 |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 致谢 | 第41-42页 |
| 附录 | 第42-46页 |
|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