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中医临床路径的经济学评价
| 提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引言 | 第8-9页 |
| 第一部分 病例选择 | 第9-11页 |
| 1 诊断标准 | 第9-10页 |
| ·疾病诊断 | 第9页 |
| ·证候诊断 | 第9-10页 |
| 2 病例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 第10-11页 |
| ·病例纳入标准 | 第10页 |
| ·病例排除标准 | 第10页 |
| ·变异标准 | 第10页 |
| ·剔除标准 | 第10-11页 |
| 第二部分 研究方法 | 第11-15页 |
| 1 资料来源 | 第11页 |
| 2 制定临床信息采集表 | 第11页 |
| 3 治疗方法 | 第11-13页 |
| ·非路径组 | 第11页 |
| ·路径组 | 第11-13页 |
| 4 观察指标 | 第13-14页 |
| ·治疗情况 | 第13页 |
| ·疗效评价 | 第13-14页 |
| ·卫生经济学评价 | 第14页 |
| 5 统计学处理 | 第14-15页 |
|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 | 第15-22页 |
| 1 基线情况 | 第15-16页 |
| ·年龄 | 第15页 |
| ·性别、民族、职业、婚姻、文化程度、辨证类型 | 第15-16页 |
| 2 治疗情况 | 第16页 |
| 3 疗效评价 | 第16-17页 |
| ·降压疗效 | 第16页 |
| ·证候疗效 | 第16-17页 |
| 4 卫生经济学评价 | 第17-22页 |
| ·两组治疗费用结果 | 第17-20页 |
| ·统计分析结果 | 第20-21页 |
| ·两组成本—效果分析 | 第21页 |
| ·敏感度分析 | 第21-22页 |
| 讨论 | 第22-30页 |
| 1 现代医学对高血压的认识 | 第22-23页 |
| 2 祖国医学对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的认识 | 第23-24页 |
| 3 实施临床路径的意义 | 第24-25页 |
| 4 中医临床路径的可行性和构建方法 | 第25-26页 |
| 5 卫生经济学的现代研究概况 | 第26页 |
| 6 研究结果分析 | 第26-28页 |
| 7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第28-30页 |
| 结语 | 第30-31页 |
| 参考文献 | 第31-32页 |
| 综述 | 第32-44页 |
| 1. 临床路径的概念 | 第32页 |
| 2. 临床路径在国外的研究现状 | 第32-34页 |
| 3. 临床路径在国内的研究现状 | 第34-35页 |
| 4. 实施临床路径的意义 | 第35-36页 |
| 5. 开展临床路径的趋势 | 第36-37页 |
| 6. 中医临床路径的可行性与构建思路 | 第37-39页 |
| 7. 中医临床路径的实施 | 第39-40页 |
| 8. 中医临床路径在高血压领域的研究现状 | 第40-41页 |
| 9. 结语 | 第41页 |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 附录 | 第44-47页 |
| 致谢 | 第47-49页 |
| 发表论文 | 第49-51页 |
| 详细摘要 | 第51-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