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测绘学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测绘数据库与信息系统论文

基于DEM的三川河流域特征提取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目录第8-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6页
   ·研究背景第10-11页
   ·国内外研究状况第11-14页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14-16页
     ·主要研究内容第14页
     ·技术路线第14-16页
第二章 数字高程模型第16-24页
   ·DEM的含义第16-17页
   ·DEM的优点第17页
   ·DEM类型第17-20页
     ·按结构分类第18-19页
     ·按格网单元的连续性进行分类第19-20页
     ·按范围分类第20页
   ·DEM的来源数据第20-21页
     ·地形图第21页
     ·遥感影像第21页
     ·现场测量第21页
     ·其它数据源第21页
   ·DEM的生命周期第21-22页
   ·本章小结第22-24页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基础第24-28页
   ·研究区概况第24-25页
     ·三川河干流段第24页
     ·北川河第24-25页
     ·东川河第25页
     ·南川河第25页
   ·数据基础第25-26页
   ·流域结构模式第26-28页
第四章 流域地形因子的提取第28-40页
   ·地形因子提取原理第28-34页
     ·坡度和坡向第28-32页
     ·变率因子第32页
     ·曲率第32-34页
   ·三川河流域地形因子的提取第34-39页
     ·坡度和坡向第34-36页
     ·变率因子第36-37页
     ·曲率第37-39页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五章 流域河网的提取第40-56页
   ·基于DEM河网提取原理第40-41页
   ·河网提取常用工具第41-42页
   ·河网提取步骤第42-48页
     ·DEM预处理第43-45页
     ·流向判定第45-46页
     ·汇流累计量计算第46-47页
     ·河网生成第47-48页
   ·三川河流域河网提取实现第48-55页
     ·水文分析模块介绍第48-49页
     ·流域DEM预处理第49-50页
     ·确定格网水流方向第50页
     ·计算汇流累计量第50-51页
     ·确定最佳临界累计阀值第51-53页
     ·河网的生成第53页
     ·精度分析第53-55页
   ·本章小结第55-56页
第六章 流域分割及分类第56-68页
   ·流域分割第56-59页
     ·分割原理第56-57页
     ·三川河流域分割第57-59页
   ·子流域分类第59-63页
     ·分类目的第59页
     ·分类因子的选取第59-60页
     ·子流域分类因子的计算第60-62页
     ·子流域分类标准第62-63页
   ·子流域的分类结果第63-66页
   ·本章小结第66-68页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第68-70页
   ·结论第68-69页
   ·建议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4页
致谢第74-75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本地理市情监测数据组织管理和应用系统开发
下一篇:道路养护地理信息可视化表达模型和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