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31页 |
1.1 我国石油能源危机与提高原油采收率 | 第12-14页 |
1.2 油井出水的危害 | 第14-16页 |
1.3 油井出水的类型 | 第16-18页 |
1.4 油井堵水 | 第18-28页 |
1.4.1 堵水施工工艺 | 第18-19页 |
1.4.2 油水井堵水的选择性 | 第19-21页 |
1.4.3 堵水材料 | 第21-28页 |
1.5 选择性堵剂发展现状与趋势 | 第28-29页 |
1.6 研究油基水泥浆选择性堵水材料的意义 | 第29-31页 |
第二章 油基水泥浆选择性堵水材料的研究思路 | 第31-38页 |
2.1 油基水泥浆选堵剂的堵水机理 | 第31-32页 |
2.2 油基水泥浆堵水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32页 |
2.3 研究思路 | 第32-35页 |
2.3.1 研究内容 | 第34页 |
2.3.2 技术路线 | 第34-35页 |
2.4 实验方案 | 第35-38页 |
2.4.1 原材料和外加剂 | 第35-36页 |
2.4.2 实验方法 | 第36页 |
2.4.3 性能检测及机理研究 | 第36-37页 |
2.4.4 技术指标和要求 | 第37-38页 |
第三章 润湿分散剂筛选与置换效率研究 | 第38-62页 |
3.1 润湿分散剂的作用 | 第38页 |
3.2 润湿分散剂的选择原则 | 第38-39页 |
3.3 润湿分散剂与提高油基水泥浆置换效率研究 | 第39-55页 |
3.3.1 配浆程序的确定 | 第39-42页 |
3.3.2 润湿分散剂种类对油基水泥浆置换效率的影响 | 第42-44页 |
3.3.3 表面活性剂对油基水泥浆性能的影响 | 第44-50页 |
3.3.4 油灰比对油基水泥浆置换效率的影响 | 第50-52页 |
3.3.5 温度对油基水泥浆置换效率的影响 | 第52-55页 |
3.3.6 矿化度对油基水泥浆置换效率的影响 | 第55页 |
3.4 表面活性剂复配优化研究 | 第55-58页 |
3.4.1 复合表面活性剂HLB值与油基浆置换效率之间的关系 | 第56-57页 |
3.4.2 表面活性剂的复配性能研究 | 第57-58页 |
3.5 机理分析 | 第58-60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第四章 油基水泥浆的配制及其物理性能测定 | 第62-80页 |
4.1 配制方法 | 第62-65页 |
4.1.1 静态法 | 第62-64页 |
4.1.2 均混法 | 第64页 |
4.1.3 对比分析 | 第64-65页 |
4.2 硬化油基水泥浆体的抗压强度 | 第65-75页 |
4.2.1 水浆比对硬化油基水泥浆体抗压强度的影响 | 第65-66页 |
4.2.2 水泥细度对硬化油基水泥石抗压强度的影响 | 第66-68页 |
4.2.3 矿化度对硬化油基水泥石抗压强度的影响 | 第68-70页 |
4.2.4 养护温度对油基水泥石抗压强度的影响 | 第70-72页 |
4.2.5 养护龄期对硬化油基水泥石抗压强度的影响 | 第72-73页 |
4.2.6 调凝剂对油基水泥石抗压强度的影响 | 第73-75页 |
4.3 油基水泥浆其它工程性能研究 | 第75-79页 |
4.3.1 油基水泥浆流变性能 | 第75-77页 |
4.3.2 油基水泥浆的凝结时间 | 第77-78页 |
4.3.3 油基水泥混合浆的稠化时间 | 第78-7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第五章 岩心模拟封堵实验研究 | 第80-88页 |
5.1 实验仪器 | 第80-82页 |
5.2 实验程序 | 第82-85页 |
5.2.1 油基水泥浆的配制 | 第82-83页 |
5.2.2 油基水泥浆挤注程序 | 第83页 |
5.2.3 挤注油基水泥浆后人造岩心的养护程序 | 第83-84页 |
5.2.4 人造岩心渗透率测试程序 | 第84页 |
5.2.5 油基水泥堵塞性能评价方法 | 第84-85页 |
5.3 油基水泥浆对人造岩心的封堵效果 | 第85-87页 |
5.3.1 人造岩心初始性能 | 第85页 |
5.3.2 人造岩心封堵后水相渗透率 | 第85-86页 |
5.3.3 油基水泥浆对油层的堵塞率 | 第86页 |
5.3.4 耐冲刷性能 | 第86-87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87-88页 |
第六章 油基水泥浆的水化机理 | 第88-122页 |
6.1 油基水泥浆水化过程 | 第88-95页 |
6.1.1 水泥浆水化的五个阶段 | 第89-90页 |
6.1.2 油基水泥浆水化热分析 | 第90-95页 |
6.2 水泥水化产物分析 | 第95-112页 |
6.2.1 化学法分析氢氧化钙含量 | 第96-99页 |
6.2.2 烧失量法测定油基水泥石水化程度 | 第99-104页 |
6.2.3 TG-DSC分析 | 第104-109页 |
6.2.4 XRD分析 | 第109-112页 |
6.3 油基水泥浆硬化体的微观结构 | 第112-120页 |
6.3.1 SEM形貌分析 | 第112-116页 |
6.3.2 压汞法(MIP)测定硬化水泥浆体的孔隙结构 | 第116-120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120-122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22-125页 |
7.1 结论 | 第122-123页 |
7.2 展望 | 第123-125页 |
附表 | 第125-131页 |
参考文献 | 第131-139页 |
附录 | 第139-140页 |
致谢 | 第1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