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4页 |
1. 偏振光、偏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 第9-13页 |
·科研和生产方面 | 第9-11页 |
·偏光干涉现象的应用 | 第9-10页 |
·LCD液晶屏 | 第10页 |
·测量相关的物理量 | 第10-11页 |
·仿生利用 | 第11页 |
·日常生活方面 | 第11-12页 |
·摄像机(照相机)镜头 | 第11-12页 |
·立体电影 | 第12页 |
·行车安全 | 第12页 |
·医疗卫生 | 第12-13页 |
·红外偏振光的治疗作用 | 第12-13页 |
·海丁格刷疗法治疗弱视等 | 第13页 |
2. 磁光效应的研究及应用现状 | 第13-15页 |
·生产生活方面 | 第14页 |
·环境监测方面 | 第14-15页 |
·天文研究方面 | 第15页 |
3. 计算机层析成像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 第15-16页 |
4. 磁场测量方法和现状 | 第16-20页 |
·磁力法 | 第17页 |
·电磁感应法 | 第17页 |
·磁饱和法 | 第17-18页 |
·电磁效应法 | 第18-19页 |
·霍尔效应法 | 第18页 |
·磁阻效应法 | 第18-19页 |
·电磁复合效应法 | 第19页 |
·磁共振法 | 第19-20页 |
·超导效应法 | 第20页 |
·磁光效应法 | 第20页 |
5. 地球磁场测量的意义和现状 | 第20-22页 |
6. 论文的目标、内容和结构 | 第22-24页 |
第二章 磁旋光成像地球磁场测量方法 | 第24-33页 |
1. 布儒斯特定律(Brewset2r's Law) | 第24-26页 |
2. 磁旋光成像地球磁场测量方法 | 第26-31页 |
·基本思路 | 第26-27页 |
·依据和模型 | 第27-28页 |
·磁旋光二维成像的实现 | 第28-29页 |
·地球磁场立体图像重建构想 | 第29-31页 |
·参数说明等 | 第31页 |
3. 磁旋光成像方法的新特点 | 第31-33页 |
第三章 磁场二维光学成像实验 | 第33-52页 |
1. 基本理论 | 第33-36页 |
·法拉第效应 | 第33-35页 |
·马吕斯定律 | 第35-36页 |
2. 旋光检测的方法 | 第36-37页 |
·消光法 | 第36页 |
·半荫法 | 第36页 |
·磁光交流调制法 | 第36-37页 |
·倍频法 | 第37页 |
·矩形波调制法 | 第37页 |
3. 磁场光学成像实验 | 第37-52页 |
·实验方法和步骤 | 第37-45页 |
·实验设备和光路 | 第38-41页 |
·仪器和材料 | 第38-40页 |
·实验光路 | 第40-41页 |
·实验操作步骤和算法 | 第41-45页 |
·实验结果 | 第45-52页 |
·实验结果 | 第45-50页 |
·透射型光路实验结果 | 第45-48页 |
·反射型光路实验结果 | 第48-50页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50-52页 |
第四章 图像后续分析处理及成像方法改进 | 第52-85页 |
1. 图像后续分析处理 | 第52-63页 |
·基于滤波方法的噪点、波纹消除 | 第52-56页 |
·滤波原理及Matlab滤波方法 | 第52-55页 |
·频域滤波操作及结果 | 第55-56页 |
·遮挡部分分析处理 | 第56-63页 |
·遮挡部分处理 | 第57-62页 |
·直接去除方法 | 第57页 |
·边缘检测类方法 | 第57-62页 |
·遮挡部分分析 | 第62-63页 |
2. 成像方法改进 | 第63-85页 |
·造成误差的主要因素 | 第63-64页 |
·仪器因素 | 第63页 |
·检测方式因素 | 第63-64页 |
·具体改进方案 | 第64-85页 |
·以“电流驱动”代替手动旋转 | 第64-68页 |
·仪器材料及数值关系 | 第64-67页 |
·方法和系统 | 第67-68页 |
·利用“消减法”减小误差 | 第68-70页 |
·改进检测手段 | 第70-85页 |
·正弦波磁光调制——倍频法 | 第71-77页 |
·矩形波磁光调制法 | 第77-81页 |
·基于矩形波磁光调制法的磁场光学成像方法 | 第81-85页 |
第五章 矢量场的模拟构造及投影数据获取 | 第85-100页 |
1. CT概况和机理 | 第85页 |
2. CT成像的数理基础 | 第85-91页 |
·线性衰减系数 | 第86页 |
·射线投射过非均匀介质的情况 | 第86-87页 |
·投影数据和拉冬变换 | 第87-89页 |
·δ函数处理 | 第89-90页 |
·卷积计算 | 第90-91页 |
3. CT成像的数据采集 | 第91-93页 |
·数据采集的基本原理 | 第91页 |
·CT扫描方式 | 第91-93页 |
4. Matlab中CT投影的实现方法(原理) | 第93页 |
5. 目标矢量场构造 | 第93-96页 |
6. 获取投影数据 | 第96-100页 |
第六章 矢量场CT重建及方法对比 | 第100-117页 |
1. CT重建的理论和方法 | 第100-106页 |
·从投影重建图像旳原理——中心切片定理(Central slice theorem) | 第100-101页 |
·CT重建方法 | 第101-106页 |
·反投影法 | 第102页 |
·滤波反投影法 | 第102-105页 |
·代数重建技术 | 第105-106页 |
2. 代数方程方法 | 第106-112页 |
·射线穿越路径的计算 | 第106-109页 |
·射线方程 | 第106页 |
·交点值计算和列举 | 第106-108页 |
·穿越路径计算 | 第108-109页 |
·方程组的建立 | 第109-112页 |
3. 重建结果 | 第112-115页 |
4. 重建结果分析对比 | 第115-117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117-119页 |
参考文献 | 第119-127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27-129页 |
致谢 | 第12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