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民政工作论文--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论文

中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制定过程研究--基于多源流理论的分析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绪论第8-19页
第一章 多源流理论的思想基础与分析框架第19-25页
 第一节 多源流理论的思想基础——“垃圾桶模型”第19-21页
  一、 “垃圾桶模型”的概念第19页
  二、 “垃圾桶模型”的特征第19-20页
  三、 垃圾筒模型具备四股力量第20页
  四、 从“垃圾桶模型”到“多源流理论”第20-21页
 第二节 多源流理论的分析框架第21-25页
  一、 三源流第22页
  二、 政策之窗第22-23页
  三、 耦合第23页
  四、 政策企业家第23-25页
第二章 新农合政策出台的历史演变第25-35页
 第一节 传统农村合作医疗的发展历程第25-31页
  一、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农合发展第25-30页
  二、90年代-2001年的局部重建第30-31页
 第二节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发展历程第31-35页
  一、 新农合政策出台的历史背景第31-32页
  二、 新农合的产生和发展第32-35页
第三章 新农合政策制定的多源流构成第35-44页
 第一节 新农合政策制定过程中的问题源流第35-38页
  一、 反映问题的主要指标数据第35-36页
  二、 反映问题的焦点事件第36-37页
  三、 信息的反馈第37-38页
 第二节 新农合政策制定过程中的政治源流第38-40页
  一、 政治源流的内容第38-39页
  二、 政治源流中共识的建立第39-40页
 第三节 新农合政策制定过程中的政策源流和政策之窗第40-44页
  一、 政策源流的内容第40-41页
  二、 政策之窗打开第41-42页
  三、 多源流理论在中国政策制定过程中的解释力及局限性第42-44页
第四章 完善中国公共政策制定过程第44-50页
 第一节 中国公共政策制定的新特点第44-47页
  一、 人大代表或者政协委员在政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第44-45页
  二、 信息反馈方式更加丰富多样第45-46页
  三、 媒体和网络平台在现代社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第46页
  四、 执政理念发生转变,开始构建服务型政府第46-47页
  五、 公共政策制定主体多元化趋势明显第47页
 第二节 优化中国公共政策制定过程第47-50页
  一、 扩大政策过程中的公民参与第47-48页
  二、 拓宽问题来源的渠道,完善公众利益表达方式第48页
  三、 公开突发事件相关信息,推动政策之窗开启第48-50页
结语第50-51页
致谢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海洋放线菌Y12-26代谢物中活性组分的探究
下一篇:20世纪50年代上海市爱国卫生运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