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8页 |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现实背景 | 第12页 |
·理论背景 | 第12-13页 |
·研究意义和目的 | 第13-14页 |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研究目的 | 第14页 |
·研究内容和思路 | 第14-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研究创新 | 第16-17页 |
·本章小结 | 第17-18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8-32页 |
·企业社会责任 | 第18-22页 |
·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 | 第18-19页 |
·企业社会责任的分类 | 第19-21页 |
·消费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认知研究 | 第21-22页 |
·旅游景区社会责任 | 第22-26页 |
·旅游景区社会责任的内容 | 第22-26页 |
·旅游景区社会责任的实践现状 | 第26页 |
·旅游景区形象 | 第26-31页 |
·旅游景区形象的概念 | 第26-27页 |
·旅游景区形象的组成要素 | 第27-28页 |
·旅游景区形象的影响因素 | 第28-29页 |
·旅游景区形象的模型 | 第29-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三章 研究框架和设计 | 第32-40页 |
·研究基础 | 第32-35页 |
·旅游景区社会责任 | 第32-34页 |
·旅游景区形象 | 第34-35页 |
·研究框架和假设 | 第35-37页 |
·量表设计 | 第37-39页 |
·旅游景区社会责任量表 | 第37页 |
·旅游景区社会责任对景区形象影响测量量表 | 第37-38页 |
·问卷设计 | 第38-39页 |
·数据收集 | 第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四章 数据分析 | 第40-62页 |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40-43页 |
·样本回收的基本情况 | 第40页 |
·样本的人口统计学基本特征 | 第40-42页 |
·旅游景区社会责任各变量的均值和标准差 | 第42-43页 |
·信度和效度分析 | 第43-49页 |
·信度分析 | 第43-45页 |
·效度分析 | 第45-49页 |
·聚类分析 | 第49-52页 |
·差异性分析 | 第52-56页 |
·性别 | 第52-53页 |
·年龄 | 第53页 |
·职业 | 第53-54页 |
·教育背景 | 第54页 |
·月收入 | 第54-55页 |
·每年的旅游次数 | 第55-56页 |
·旅游景区承担社会责任对景区形象的影响分析 | 第56-61页 |
·承担社会责任对景区形象影响的量表信度和效度检验 | 第56-58页 |
·相关分析 | 第58页 |
·回归分析 | 第58-61页 |
·假设检验 | 第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五章 讨论和建议 | 第62-70页 |
·讨论 | 第62-66页 |
·旅游景区社会责任由员工、社区、环境和游客四方面组成 | 第62-63页 |
·旅游景区的游客责任和环境责任更被重视 | 第63页 |
·不同年旅游次数对旅游景区社会责任的影响有显著差异 | 第63-64页 |
·旅游景区社会责任相关形象由认知形象和情感形象组成 | 第64-65页 |
·景区承担不同的社会责任对景区认知和情感形象有不同影响 | 第65-66页 |
·建议 | 第66-69页 |
·提高旅游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 | 第66页 |
·多渠道积极地承担旅游企业社会责任 | 第66-67页 |
·从社会责任角度构建景区形象的营销策略 | 第67-68页 |
·加强对旅游企业社会责任的信息披露 | 第68-69页 |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结论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7页 |
附录 | 第77-7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9-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附件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