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5页 |
·微波毫米波收发系统现状 | 第11-12页 |
·群时延校准收发系统的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 第13-15页 |
第二章 群时延校准收发系统的系统分析与设计 | 第15-25页 |
·收发系统发射机分析与设计 | 第15-17页 |
·收发系统发射机的主要参数 | 第15-16页 |
·收发系统发射机的基本方案 | 第16-17页 |
·收发系统接收机分析与设计 | 第17-21页 |
·收发系统接收机的主要参数 | 第17-18页 |
·收发系统接收机的基本方案 | 第18-21页 |
·群时延校准收发系统整体方案分析与设计 | 第21-24页 |
·群时延特性的定义 | 第21-22页 |
·群时延校准收发系统的设计原则 | 第22页 |
·本校准收发系统的发射机结构方案 | 第22-23页 |
·本校准收发系统的接收机结构方案 | 第23-24页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三章 群时延校准收发系统射频前端模块的分析与设计 | 第25-39页 |
·混频器的理论及选型设计 | 第25-32页 |
·混频器的基本原理 | 第25-27页 |
·混频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 第27-28页 |
·镜像抑制和单边带混频器 | 第28-30页 |
·混频器的选型及设计 | 第30-32页 |
·倍频器的理论及选型设计 | 第32-35页 |
·倍频器的基本原理 | 第32-33页 |
·倍频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 第33-34页 |
·倍频器的选型与设计 | 第34-35页 |
·射频前端模块收发通道的设计及仿真 | 第35-38页 |
·射频前端模块发射通道的指标分配及仿真 | 第35-36页 |
·射频前端模块接收通道的指标分配及仿真 | 第36-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四章 群时延校准收发系统锁相环模块的分析与设计 | 第39-49页 |
·锁相环电路理论 | 第39-41页 |
·锁相环的基本原理 | 第39-40页 |
·锁相环的基本类型 | 第40-41页 |
·锁相环的主要技术指标 | 第41页 |
·本校准收发系统的锁相环模块设计方案 | 第41-48页 |
·锁相环模块的设计指标 | 第41-43页 |
·鉴相器的选型及电路设计 | 第43-44页 |
·压控振荡器的选型及电路设计 | 第44-45页 |
·环路滤波器的选型及电路设计 | 第45-46页 |
·锁相环模块的总体设计 | 第46-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五章 K 波段群时延校准收发系统的实现及测试 | 第49-58页 |
·电源模块设计 | 第49页 |
·系统的腔体设计及装配 | 第49-51页 |
·K 波段群时延校准系统的测试 | 第51-57页 |
·锁相环模块的测试 | 第51-53页 |
·发射通道的测试 | 第53-54页 |
·接收通道的测试 | 第54-55页 |
·校准收发系统的群时延测试 | 第55-57页 |
·测试结果分析 | 第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58-60页 |
·本文的主要贡献 | 第58页 |
·下一步工作的展望 | 第58-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3-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