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业基础科学论文--土壤学论文--土壤肥力(土壤肥沃性)论文

灌溉方式对保护地土壤微团聚体数量及其养分含量的影响

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1页
第一章 前言第11-26页
   ·土壤微团聚体的概念及功能第11-12页
   ·土壤微团聚体的研究现状第12-15页
     ·土壤微团聚体的物质组成及形成机理第12-13页
     ·土壤微团聚体的相关研究第13-15页
   ·保护地土壤特点及研究进展第15-21页
     ·保护地土壤物理性质第16-17页
     ·保护地土壤养分与化学性质第17-20页
     ·保护地土壤生物学特性第20-21页
   ·灌溉技术的研究现状第21-25页
     ·灌溉方法与灌溉技术第21-23页
     ·灌水技术调控效果第23-25页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5-26页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第26-29页
   ·试验地基本情况第26页
   ·田间试验第26-27页
   ·土壤样品采集第27-28页
   ·测定项目及方法第28页
     ·土壤微团聚体制备第28页
     ·土壤原样及微团聚体测定项目第28页
     ·养分储量和贡献率计算第28页
   ·数据统计第28-29页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第29-43页
   ·土壤微团聚体含量第29-32页
     ·微团聚体含量与机械组成第29-30页
     ·微团聚体分布第30-32页
   ·土壤微团聚体中的碳素第32-34页
     ·有机碳含量第32-33页
     ·有机碳储量及贡献率第33-34页
   ·土壤微团聚体中的氮素第34-38页
     ·全氮第34-36页
     ·碱解氮第36-38页
   ·土壤微团聚体中的磷素第38-43页
     ·全磷第38-40页
     ·速效磷第40-43页
第四章 讨论第43-48页
   ·灌溉方式对土壤微团聚体的影响第43-44页
     ·灌水过程第43-44页
     ·有机质第44页
     ·盐分第44页
   ·土壤微团聚体养分元素间的相关性第44-48页
     ·全氮与碱解氮第44-45页
     ·全磷与速效磷第45-46页
     ·有机碳、全氮和全磷第46-48页
第五章 结论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6页
致谢第56-57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玉米秸秆生物质炭和硅藻土对外源金霉素的吸附与解吸
下一篇:红三叶异黄酮调节去卵巢大鼠骨骼肌生长发育研究